以人为本 加快发展 努力构建和谐秦州
——访中共天水市秦州区委书记张健
开栏的话: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围绕“十一五”规划,贯彻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各县区有哪些新打算、新举措?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县区领导谈发展”专栏,刊发各县区领导畅谈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思路和措施的专访。
秦州区是我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发挥区位优势,体现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市委常委、秦州区委书记张健日前就此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张健说,积极推进全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是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加快发展面临的形势,牢牢把握发展的方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全面提升经济综合实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抓好40个示范村和160个推进村的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发展壮大林果业,做大做强畜牧业和蔬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新型特色产业,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优势产业基地和优势产业板块。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努力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劳务收入。进一步加快东十里工业示范区和暖和湾工业片区的开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引进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财源性项目入驻园区,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把工业园区打造成全区工业发展的平台。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按照市上“中心开发、两翼突破”的总体要求,把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强民居保护、强化城市管理作为重点,突出抓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硬化,加快实施城市道路改造、街区整治、垃圾清运、路灯建设、公厕建设和小巷道治理等便民利民项目。组织实施好飞将广场、秦州垃圾处理厂建设等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积极配合市上实施好“三城一线”(天河城、伏羲城、瀛池城,藉河风情线)、天水会展中心、天水博物馆、文化娱乐中心等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以公路建设为重点,积极配合建设宝天、天定高速公路,加快区乡道路的改造和乡村道路建设整修工作,延伸通达里程,提高畅通能力;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配置和流域治理为重点,抓好梯田建设,实施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藉河示范区二期和“长治”七期工程。
坚持科教兴区战略,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入实施“十大科技工程”,大力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全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突出抓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书屋、社区文化室等建设。
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继续深化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主的企业改革,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制企业的规范运行和加快发展上。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完善和提高乡镇职能转变工作,提升乡镇服务管理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工作力度。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主动承接东南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为契机,挖掘政策潜力,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抓住各种机遇,用足用活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投资项目和国内外知名企业、民间商会的合资合作。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管理,全面落实项目推进制、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和责任追究制,完善项目管理和投资、督查、监测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项目建设机制。

图为张健(配图:天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