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中新生 在竞争中崛起
航修厂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
曾经一度亏损的天水航修厂,全面深化改革,一举甩掉亏损帽子,2004年生产经营形势十分喜人,多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全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以上,利润同比增长100%;全年试飞转场飞机172架次,均保证了飞行安全;在岗职工年平均收入首次达到万元,职工收入平均增长15%以上,创建厂以来之最。
原隶属于空军的天水航修厂(5722厂)2002年10月底转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当时企业亏损400多万元,职工拿不全工资,生产经营举步维艰。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对困难,紧紧抓住新军事变革和国防工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大刀阔斧,深化改革,内强管理,外接关系,落实任务,重塑形象,按照“把工厂建设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军民机修理基地”的思路开展工作,带领全厂职工经过艰苦努力,企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2004年以来,工厂围绕军机修理主线,在保质保量完成老旧机种修理的基础上,实现了新机的批量修理;积极参与军外飞机修理和军品制造市场的竞争,高质量地修理了中国试飞研究院的一架飞机,打开了双方长期合作的大门;加大设计开发力度,承揽了多项军品制造任务,使军品制造成为工厂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12月15日,他们生产的无人靶机通过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和空军联合组织的生产定型鉴定,实现了工厂从修理型到制造型的跨越。
为顺应市场竞争,着眼于长远发展,该厂审时度势,不断加强基础管理,在全厂实行了岗位工资制,建立了以岗位定薪、薪随岗变的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去年工厂投资600多万元。建立了数控加工中心,购置了新机修理工装设备,加快了新一代飞机修理事会的技术储备,提升了工厂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