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清水县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为抓手,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来抓,不断健全营商环境制度机制,细化工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健全制度机制抓落实。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19个专项小组,负责推进各项指标提升和工作任务落实。制定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方案,明确了4个方面31项具体攻坚任务,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工作专班,建立科学合理调度机制(实行月分析、季调度、年总结)、政企互动沟通机制(“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一体监督协调机制(纪检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调研协商评价机制(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县人大常委会调研和县政协专题协商议政工作评价)、激励容错纠错机制,推动攻坚突破行动取得实效。
二是聚焦核心指标抓提升。围绕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创新环境、要素环境5个方面,坚持目标导向,全员行动、全面发力,对标先进抓提升。企业开办方面,企业开办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减至0.5个工作日内,开办市场主体1500户,办结率达100%;办理建筑许可方面,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60个工作日以内,办理事项380件,办件量同比增长45%;获得电力方面,高、低压客户全过程平均接电时长比去年缩短3.89天、1.73天;获得用水用气用暖方面,依托施工许可审批申请主动征询办理水电气暖38件;财产登记方面,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和缴税“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办理业务8775件;纳税方面,大力推行网上办税、“不来即享”和“免填单”服务,实现“一窗通办”45785件;办理破产方面,优化简易破产案件识别标准,提高企业注销便利化水平,实现“一网办”;获得信贷方面,县内5家商业银行和4105家企业入驻“信易贷”平台,1-7月发放信用贷款7235万元;保护中小投资者方面,包联企业38家,走访、对接、调研63次,帮办实事27次,开展法治体检、法治共建9次;执行合同方面,畅通审判执行案件立案渠道,受理民商事案件1160件,结案1079件,结案率93.02%;劳动力市场监管方面,输转城乡劳动力8.22 万人,创劳务收入17.2亿元,“点对点”输转脱贫劳动力4.25万人;政府采购方面,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相关法律规定执行,指导各部门在采购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日内签订采购合同;招标投标管理方面,依法依规进行投资项目招投标核准;政务服务方面,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就近办,办结率100%,满意率100%;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方面,及时为企业在专利保护、商标注册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新增注册商标40件、发明专利1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市场监管方面,大力推进市场监管柔性执法办案、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做到能整改即整改,能免则免,减轻经营者负担;包容普惠创新方面,储备科技项目54项,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8家,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认定1家;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归集“双公示”信息1.86万条、特定信息2.17万条、“五归集”信息1.28万条。
三是紧盯重点难点抓攻坚。围绕招商引资、企业发展难题、政策供给等营商环境重点环节、难点问题,各部门主动抗责、精准出击,积极作为、带头攻坚,推动营商环境大突破。深化“接放管服”改革,数字政府运营指挥中心上线运行,大力推广“甘快办”,全县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到98.9%。“不来即享”平台录入1200余家企业数据,发布涉企惠企政策40余条。实行领导包抓、专班跟进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等工作机制,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诺”“集中审批”“并联审批”,审批时长缩短了15天,开展复合陶瓷耐材项目现场办公12次,解决影响施工的难点问题8个,政务服务环境持续优化。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全面落实管家式服务,新签约甘肃君石中药材加工等项目63个,到位省外资金17.35亿元,同比增长116.6%。全面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白名单”“企业家日”等制度,32名县级领导包联28户重点工业企业,全县2553名干部包联企业2800户。健全“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县级领导定期走访调研包联企业,协调落实涉企贷款3.6亿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0个。大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召开全县民营企业家大会,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成立县民营企业家协会,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上半年规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2.4%。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五转”工程,新增市场主体1410个。落实促进经济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编印《涉企优惠政策汇编》,大力开展“千企调研纾困”行动,为民营企业投放贷款1.7亿元、退税降费5274万元、社保费降费缓缴17.7万元,惠企便民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来源:清水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