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好农村路,喝上清洁水,住进安全房,这是脱贫攻坚的庄重誓言。2019年,清水县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筑牢脱贫攻坚的根基,全力补齐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短板,向深度“贫困”堡垒发出总攻。

县上按照“摸清底数、专业鉴定、建立台账、稳步推进”总体要求,拉网式排查鉴定农村危房。在纳入省级存量库238户危房基础上,对新鉴定出需改造的C级危房1079户,采取“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群众筹一点、帮扶单位帮一点、旧物利用省一点”的办法,累计安排县级资金2188.7万元,动员社会捐资878.2万元,共完成危房改造1317户。“十三五”期间共搬迁群众2518户1231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233户6198人,目前搬迁户住房全部竣工,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入住。同时,搬迁安置点落实“3个1”后续产业发展措施,确保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投资2690万元,实施了2019年脱贫攻坚东南部调水工程,让101355人供水得到保障;建成43个自然村并大网工程、35个自然村2606户自来水入户工程和28个自然村供水点建设工程,改造草川战备路等供水主管道30.8公里。在全县9个集中供水水厂设立化验室,有效保障了水质安全;实行供水管理日“零报告”制度和通水、建卡、计量、收费、维修“五到户”的“一站式”服务,每村设立1名公益性岗位管水员,建立“微小故障24小时,一般故障48小时,重大故障72小时”抢修承诺制度,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问题。

推行全县一张网、进村一公里、户前一米路、验收一把尺、绿化一同走的“五个一” 模式,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所有建制村和88.9%的自然村通了水泥路,149.85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工程、10.85公里窄路基路面加宽改造、200公里县乡道安保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自然村巷道硬化率达72%。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