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清水县坚持把上级部署、群众意愿、最大心力充分结合起来,把改革创新和实践探索贯穿始终,围绕严、实、深、细、硬五个方面把方向、理思路、定措施、抓落实,严格贯彻落实省市委的战略部署和鲜明要求,充分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和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实际,深入掌握贫困村户的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精心谋划差异化扶贫、集中攻坚行动、加大投入力度、用好专项贷款等落实举措,全力落实省上“1+17”精准扶贫方案各项工作任务,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预计2015年,全县脱贫2.91万人,贫困人口减少至4.39万,贫困面由2014年24.34%下降至14.54%。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41元,较2014年增长580.7元,增长率为2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5年,清水县提前一年实现了自然村动力电、贫困村标准化卫生室、安全饮水、贫困户劳动力培训、贫困村扶贫互助协会和特色种养业全覆盖。

建成农村通畅工程62条211.8公里;自建通贫困村砂砾路33条81.85公里。实施14村整村推进项目。
实施易地搬迁项目14乡镇34村,搬迁农户1405户6848人;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2200户,75.5%的贫困户住上了新房。发展龙头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78家,家庭农场70户。

新建干鲜果基地3.12万亩、累计建成48万亩,贫困户户均果园面积2.97亩。畜禽饲养量达到443.57万头(只)。蔬菜种植面积11.52万亩,建成半夏标准化生产基地2.1万亩。
输转贫困户劳动力1.72万人,覆盖率达到了100%,电商扶贫、科技扶贫、旅游扶贫力度加大。

实施教育改薄项目165个,建成行政村幼儿园11所;新建“乡村舞台”105个。农村重大疾病病种报销增至50种、门诊特殊病种报销增至60种,新农合参合率97.97%。
与此同时,自筹4290万元实施政府温暖工程改善农村中小学和卫生院条件。自投690万元建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点260个。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村级数字放映全覆盖;实施“六小民生”工程,76.2%的自然村通了水泥路或砂砾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