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家风、家训是我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诗礼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等都是家风家教的永恒主题。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我们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补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清水传统文化和良好家风,倡导主流价值,引领文明风尚。清水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好家风、好家训征集活动。县属新闻媒体将征集到的好家风、好家训整理后,进行深入挖掘采访,并在网站等媒体宣传,努力在全县营造学习、崇尚好家风、好家训的良好氛围。
【家风家训】
曹多恩:勤俭节约是美德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近日,记者来到松树乡下曹村一组村民曹多恩家里,聆听了曹多恩一家的治家之道。

说起自己的家风、家训,曹多恩告诉记者:“自己家没有具体的哪句话是家风、家训,长辈说的话就是自己的行为准则。从小我父母就教育我,‘拿起筷子端起碗,只许勤快不许懒’,告诉我们做人要勤快,要勤快了到哪都有饭吃。还告诫我们再穷不能爱别人财,穷也要穷得有志气,别人的东西不要羡慕,外财不发命穷人。”

“我的父辈也是念过书的人,事务上非常清楚,家庭处理的很和谐,很少吵架,在我很小的时候家庭生活条件很艰苦,过日子都难,那时候父辈就是我们的老师,经常要教导我们少抱怨,多追求,不生事,不惹事,不多事,看好自己的门,走好自己的路,干好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人,勤俭持家。在我父亲去世的时候,他留下了遗言,但是现在时间长找不见了,遗言的大概内容就是不要浪费、勤俭持家,生活来自不易,珍惜一点一滴,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还教导子女要尊敬父母、孝顺父母,父母要疼爱自己的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子女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你老了时候,你的子女同样会以这样方式对待你,这样,家庭才能和睦温馨。我儿子在一次考试中,听了他爷爷的话,用了一个成语,结果对着里,得了5分。”曹多恩高兴的告诉记者。

在我们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儿媳妇刚从地里回来,据她说,这几天家里比较闲,在椅山村有个老板承包了35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现在正是除草的时候,缺少劳动力,我们就在哪里打工,离的很近,一天60元,生活上能补贴一些。当问到婆媳关系时,她说:“我言语上慢,平时很不爱说话,能走在一起,很少吵架,发生矛盾了我也不理就,我也想的很清楚,一家人要一起生活一辈子里,吵架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有撒事情好好商量,把事情说清楚,解释清楚,处理好比撒都强。”
她的这些话语虽然简单朴实,却蕴藏了很深的道理,如果每个家庭的子女都能像她一样这样想,那么我们的每一个家庭都是幸福的、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