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水参加全国公路交通警地联合应急演练任务的武警官兵中有一人的名字叫国庆。随着新中国迎来65周年华诞来临之际,中央新闻联播推出了专栏节目——《我的名字叫国庆》。节目一经播出,便在清水参加演练的一支队七中队引起强烈反响,因为这里也有一名“国庆”。
“国庆”姓郝,连起来便是“好国庆”,生日正是“国庆节”那一天,郝国庆将迎来自己的23岁生日。5岁时吃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生日蛋糕,10岁时父母按习俗在家摆了两桌酒席来为自己庆祝生日,18岁的生日是和亲朋好友在酒店庆祝的……郝国庆生日“party”的变化折射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他的成长见证着祖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2009年,郝国庆中专毕业之后来到部队,先后干过技术员、文书、机械操作手等,郝国庆都抱着“立足本职干事业、扎根岗位做贡献”的思想履职尽责,每到一个岗位都能努力钻研,刻苦学习,努力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
2014年9月,一支队参加2014年全国公路交通警地联合应急演练任务,正在家中休假的他听到这个消息,立即放弃了休假,并向领导毛遂自荐要参加此次演练任务,他说:“部队正在经历着转变转型,职能任务转变为应急救援,我以前主要从事施工生产工作,自身能力素质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淬炼,不能适应新的使命任务要求,所以,我必须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实现自身的转型。”在郝国庆的坚持下,最终如愿参加了联训联演任务。
进驻演练现场初期,工作任务重、标准要求高,加之演练驻地气候变化大,时而骄阳似火,时而阴雨连绵,郝国庆与战友们充分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精神搭建帐篷、装卸物资、布置营区,不到两天时间,一座整齐排布、设施齐全、规范标准的野战营区演练野战营区拔地而起。演练任务中期,各项科目训练全面展开,郝国庆分配到了“321”型装备式公路钢桥架设任务中,由于初次接触此项任务,为了使自己不拖大家的后腿,他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机械化桥架设教学片,熟悉任务内容、了解架桥程序,训练中,他认真学习,不断探索,积极参与到架设过程中,在理论与实践的磨合中不断提高能力水平,钢架桥一片桁架300余公斤,架设起来极其耗费体力,一个流程下来,郝国庆经常是手脚酸软,手磨突破了,他简单包扎一下继续参与到架桥当中,他说:“钢桥架设既要靠个人体力,更需要大家的协同配合才能完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分工,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汗水挂满了郝国庆以及参演官兵的脸颊,却掩饰不住那一张张坚毅的面孔。
郝国庆入伍已经第5个年头了,今年面临着走留,问起他这个问题,他挠了挠头,笑呵呵地说:“当然愿意留下来,家里人也支持我这个想法,继续留在部队为国家做贡献才能对得起我这个名字嘛,因为我的名字叫国庆。”这个充满朝气的“90后”男孩,用他爽朗幽默的话语为我们表达着他对军旅的深切情怀。(陈祥 杨杰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