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清水县妇联创新思路、强化措施、优化服务模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撑起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半边天”,谱写了妇女儿童事业新篇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清水县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集中审核中心)
切实履行服务职能,统筹推进城乡妇女事业健康发展。多次召开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协调会和推进会,落实了担保基金700万元,确定清水县政务大厅为妇女小额担保贷款集中审核中心,配备了工作人员。采取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下乡宣传、举办业务培训班、印发资料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宣传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的意义作用、操作程序、贷款用途。由乡镇进行集中申报,县妇联、人社局组织人员集中审查、集中核批,按照方便妇女群众的原则,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已审核第一批18乡镇903多户,第二批11乡镇3428户,提交银行正在入户调查。截止6月25日,共发放贷款498户、1561万元。结合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结合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依托农广校、乡(镇)妇女学校、农业示范园,采取自办、联办、以会代训等形式,举办农村妇女创业就业实用技能培训班35期,培训妇女2800人(次)。提高妇女致富创业能力。

(庆‘三八’·和谐之春” 社区居民趣味比赛拔河赛现场)
认真履行宣传教育职能,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行了庆“三八”迎接十八大.巾帼创新业“突出贡献人物”事迹报告会。邀请8名县“十大奉献标兵”、 “十大教师标兵”、“十大巾帼楷模”进行了先进事迹宣讲。以创建文明、学习、卫生、绿色、平安、廉政、和谐家庭、“美德在农家”活动为载体,利用“三八”妇女节、“5.12”护士节、“六一”儿童节,开展宣传教育活动3场次。实施家庭道德文化建设工程,永清镇刘世红、白沙乡刘晓会家庭被表彰为全省五好文明家庭。在永清镇温沟村开展了“美德在农家”示范点创建活动,评选省级平安家庭示范社区1个、示范户1户,市级平安家庭示范社区1个、示范村10个,示范户100户。继续深化“巾帼建功”活动,成立巾帼志愿者服务队48个,吸纳巾帼志愿者1400名。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场(次)。在县城镇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协管大队等单位和新经济领域创建巾帼文明岗3个,培养巾帼创业带头人、巾帼创业明星20名。继续深化“双学双比”活动,扶持新建“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10处,培养女能手、致富女带头人50名。朝东购物广场总经理李丽丽被表彰为全省“双学双比”女能手。创建“巾帼示范村”18个。

(慰问单亲母亲)
切实履行维权职能,竭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在县妇联建立了妇女维权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不断扩大乡镇妇女维权站、村(社区)妇女维权岗的覆盖面,创建率达到了70%。开通了“12338”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认真接待接访群众,及时开展法律帮助、情绪疏导、心理抚慰等工作。利用“三八”妇女维权周活动、“6.26”禁毒日等活动开展“关爱儿童、反对拐卖”、“反家暴”宣传咨询及普法宣传教育活动4场次,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知识,开展宣传教育引导,普及维权知识,推进维权工作社会化。上半年共接待来信来电来访件25(次),结案率达97%,切实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关爱儿童,促进留守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在已建立的18所留守儿童之家和2所流动儿童之家,积极实施“春蕾计划”和“共享蓝天”活动,共收到全县女职工捐款金额达8290元,结对救助贫困、留守儿童42名。创建省、市级示范家长学校4所,并在18所“留守儿童之家”学校全部成立家长学校,开办“家庭教育讲堂”,使全县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育儿知晓率达到90%以上,家长学校办学率达到95%以上。在永清镇苏屲村、白沙乡马沟村创建省、市级“留守妇女阳光家园”2个,为“留守妇女阳光家园”配套了文体设施开展活动。在每个乡镇建“留守妇女阳光家园”18个。深入永清等乡镇开展了单亲特困母亲走访慰问活动。共慰问单亲特困母亲20名,发放慰问品价值4000元。

积极实施两规划。深入白驼、丰望等乡镇开展了温暖服务进农家暨母亲健康快车、两癌救助、妇科病普查、义诊、宣传活动。为群众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发放药品价值4000元,开展义诊、妇科检查240人,。开展妇科病普查32116例,确诊宫颈癌9例,乳腺癌6例,全县农村妇女筛查率达到40%以上。将城乡低保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宫颈癌、乳腺癌患者纳入救助范围进行重点救助,经县妇联初步审查,共向民政部门推荐“两癌”患者44名。5月10日,县妇联和县民政局共同举办救助资金发放仪式,为31名符合救助条件的“两癌”患病妇女发放救助资金23.8万元。

(清水县举办妇女家政服务员培训班)

(扶持妇女发展养殖业)

(扶持妇女发展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