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水稻只能生长在水资源丰富的南方地区,然而,谁也不会想到在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少雨的秦安也能种植水稻。近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凤山景区延伸段试种的0.6亩水稻长势良喜人,丰收在望,让人惊叹不已。
俯视凤山景区延伸段,郁郁葱葱的景观丛林尽收眼底。沟壑之上,林带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廊,顺应山势蜿蜒远去,置身其中,让人心旷神怡。曾经,人们印象中荒凉秃岭的撂荒地,如今层层披绿,焕发出勃勃生机。这片稻田恰似万花丛中一片绿,给整个凤山景区带来了江南水乡气息。

据史料记载,秦安明清时期就曾有种植水稻的历史。胡缵宗在《龙峪稻香》写道:“邑有新阳、略阳诸水,然土疏善崩,皆不可插秧。独束龙峪水清冷,有稻若干亩,稻长花香,亦称胜迹焉。”
如今,凤山景区又现“稻长花香”的胜迹,这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近年来秦安县大力开展国土绿化、生态建设持续向好的发展成果。

秦安县水务局干部 赵奋东说:“去年10月份开始,我们就组织人员整地、施肥、灌水,从5月23号开始,通过天津帮扶队员提供秧苗种植了水稻。”
为了成功试种这片水稻,工作人员从土地平整、打田插秧、抽水灌溉的每一个环节,都格外细心。如今水稻已经抽穗,长势喜人,一派丰收的景象。
稻田管理员段吉勇说:“成熟期大概在国庆节左右,再有一个半月就成熟了,没想到咱们黄土高原上还能种成水稻,这与凤山景区的生态改善是分不开的。”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