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已公布,秦安唢呐演奏艺术、羊皮扇鼓舞、秦安蔡家拳、陶器制作技艺四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榜上有名。
秦安唢呐演奏艺术
在秦安,婚丧嫁娶是用唢呐最多的场合,也是这一民间乐器表现最突出、最能发挥自身特点的场合。多数秦安人从唢呐吹奏的曲调中便可判断出这里是办喜事,还是办丧事。秦安唢呐是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里面一件弥足珍贵的民间艺术瑰宝。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融合了秦安老调等一些音乐元素,是一项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是秦安人民智慧的结晶。
秦安唢呐作为历史悠久的一门民间艺术,曾经有过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其流传范围很广。秦安唢呐有热烈、粗犷的,有细腻、清新、婉丽的;有喜庆、吉祥的《抬花轿》,有哀婉低沉的《雁落沙滩》,有活泼俏皮的《割韭菜》,还有甜蜜浪漫的《朝天子》……
秦安羊皮扇鼓舞
“羊皮鼓”,顾名思义,是以羊皮蒙面而制成的鼓具,属握执型的单面鼓。因其形状呈扁圆形、团扇形、桃形等,故又有“扇鼓”、“旋鼓”等不同的称谓。每一种形制的鼓都联系着一个古老的传说,每一种鼓舞都显示出一地居民的性格和审美特征。舞者左手持鼓,右手持鞭,时而如巨龙般蜿蜒移动,时而按八卦图阵往来穿插。如此富有律动的羊皮鼓舞,是以舞者人手一只用羊皮蒙制的鼓道具得名,并用牛筋做成鼓鞭。
每逢正月、端午节以及夏收和秋收之后,这里的老百姓都要甩开膀子、手执羊皮鼓美美地敲上一通,用隆隆的鼓声表达他们美好的心愿。秦安羊皮鼓舞唱腔雄浑高亢,动作粗犷质朴、敏捷矫健,整个舞蹈节奏明快、气势恢弘,西北大地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展露无遗。如今,秦安羊皮鼓舞已吸收了多种艺术的精髓,在其原始舞蹈上加入了大量武术动作,以及高空翻筋斗等高难动作。每年农历七至八月间,当地民众仍传承这一民间习俗:各庄各户杀鸡宰羊,艺人甩开膀子敲打羊皮鼓,围观群众人山人海……以此表达他们美好的心愿。
秦安蔡家拳
蔡家拳系甘肃省秦安县兴国镇孙蔡村,以蔡族世代相传,流传至今的拳种。蔡家拳始祖,清康熙年间,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修行数十年,深的少林拳术真谛,后经四方游学,博得众家之长,返回故里授徒传艺,将其所学少林武艺传于蔡氏族人。从此孙蔡村蔡氏世代坚持练武,流传至今的拳种、武术套路、长短轻重器械达72种,其中以太极八卦掌和太极神棍、十三板枪,太极春秋刀四大套路为精华。蔡家拳相传至今已有十三代,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为了给中华八卦拳种补缺,为弘扬中华武术,蔡家武术传人蔡仙、蔡锡明和蔡氏近代掌门人蔡金钟等人,破除了封建封闭保守的观念,与市县武术协会配合,挖掘整理出了太极八卦掌和太极棍两套武术拳种。孙蔡村的武术作为一项传统运动,在三百多年岁月中保留下来,倾注了蔡氏族人心血与智慧。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蔡氏拳更加发扬光大。1970年村上成立了武术队,1989年9月县体委、县武协将孙蔡村设为全县的武术点。全村经常习武者70多人,能出外登台对打、演练者30余人,80年代“鸡叫声中又棍声,月光影下有对练”尚武之风盛行,每年春节期间村上组织习武者表演助兴。
秦安陶器制作技艺
秦安制陶分布于兴国镇康坡村,王尹乡王川、尹川一带。始于秦安大地湾遗址。秦汉时期,除生产生活用具外,还能生产陶猪、狗、俑、铃等装饰品。唐宋时期,秦安制陶业达到了精湛的工艺水平。明清时期,秦安制陶技术广泛普及,城乡各地都有作坊,制品有盆、罐、坛、碗等,陶器原料为红粘土,生产工序基本和生产砖瓦相同。70年代末由于秦安大地湾石器时代遗址的重大考古发掘,康坡村村民康新田在传统制陶工艺基础上,经过多方求教潜心专研还原了彩陶制作工艺。秦安彩陶工艺,具有一定的文化历史价值,是抢救、传承、发展旅游资源的一个选项,生产工艺技术复杂、手工工艺比较费时,由于掌握关键技术的制陶艺人康新田四代传人和村里少数人,所以产品数量较少,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目前的家庭作坊式生产现状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所在辖区的制陶艺术大多数是以粗放型的青灰陶的制作和销售,虽有作坊,生产只能是简单的生活用品,而制作彩陶的仅有康新田一家,为此彩陶工艺制作面临濒危失传,亟待抢救、保护、传承。
近年来,秦安县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力度,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科学保护理念,及时制定规划,切实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传播工作。此次入选的唢呐艺术被收录至传统音乐类,羊皮扇鼓舞被收录到传统舞蹈类,秦安蔡家拳被收录到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陶器制作技艺被收录到传统技艺类中。非遗工作的大力发展,对弘扬和传承全县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再上新台阶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