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喜迎党代会】秦安县社会事业发展工作综述(组图)
(2016/10/14 10:50:26)  来源:秦安县委外宣办 汪敏刚  打印本页

  编前话:中国共产党秦安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变化,锐意进取,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秦安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从即日起,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喜迎党代会·展示新成就》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宣传过去的五年,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激发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为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秦安再创佳绩。

  【喜迎党代会·展示新成就】

  和谐发展万象新 惠民甘露润民心

  ——秦安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社会事业发展工作综述

 

  “学生上学免交学费,看病可以报销,闲暇时可以到文化广场健身、到农家书屋看书,如今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近年来,秦安县社会事业长足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和谐建设、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在教育、文化、旅游、卫生、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方面频出实招,狠抓落实,换来了百姓一张张赞许的笑脸,奏响了经济、民生和谐发展的时代最强音,百姓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幸福持续加码。

  ——教育驶上均衡发展快车道

  葫芦河畔,新教学楼拔地而起,一封封喜报频频传来……2016年秦安县普通高考文史、理工类参加考试共7491人,普通二本以上上线2136人,上线率为28.51%。

  秦安县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用汗水播撒希望,用爱和责任诠释着乐于奉献的精神,谱写出一曲教育科学发展的华彩乐章。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如今,秦安教育发展均衡,学校布局合理,教师队伍稳定,2016年,卜亨通、王远、黄琦强、冯婧、牟文文和郝凌云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录取,全县教育呈现出一派桃李芬芳的喜人景象。

  五年来,全县共建成19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实施39所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项目建设。积极制定了《秦安县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民办幼儿园的审批管理,审批民办幼儿园23所,组织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落实了民办园的奖补政策。小学、初中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了100%和99.0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87.57%。全面落实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88.24%,县一中创建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陇城教育园区由学生“走读”变教师“走教”的办学新模式,有效破解了农村教育发展难题,并作为甘肃教育扶贫亮点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作了专门介绍。

  与此同时,秦安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通过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校舍安全工程项目、陇城教育园区项目、全面改薄项目等项目,使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五年间,共实施教育建设项目495个,完成6.8亿元,改扩建中小学校舍29.9万平方米,极大地提升了学校教育教学设施硬件水平,改善了全县教育教学软环境。

  ——卫生撑起百姓健康保护伞

  走进秦安县千户镇卫生院,医院里干净整洁。一位姓张的患者告诉记者:“现在就医环境好了,看病又能直接报销,大家都乐意到家门口的卫生院看病。”因外伤住院的张大爷,对医疗环境、医疗设备和服务水平都十分满意。

  五年来,全县卫生计生工作硕果盈枝、亮点纷呈的五年,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各项工作成效明显、进步很大。五年来实施卫生基础设施项目30多项,投资9252万元建成总建筑面积43018平方米,全县医疗卫生机构院舍建筑面积达到101160平方米,至2015年底,共开设床位1145张,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基本形成,办医办院条件进一步改善。

  逐步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中医药三级网络建设,推进了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2013年成功创建全省中医药示范县,2014年通过了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复审及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评估验收,中医院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创建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2个,创建具有中医特色乡镇卫生院7家。同时,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项民心工程,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病有所医,为广大农村群众撑起了“健康伞”。2016年,新农合参合率达99.05%,筹集资金29803.38万元,截止8月底,补偿农民总数1092701人次,补偿金额14707.02万元,参合农民受益率达194.32%。

  ——文化焕发百姓生活新风尚

  每当夜幕降临,不管是县城文化广场上,还是乡村文化舞台,和着优美的旋律、迈着轻盈的舞步,大家伙儿凑在一起跳起来、唱起来;乡村一面面文化墙,用直观的画面向人们讲述着真善美;一个个四德榜,激励着大家以实际行动弘扬社会美德……

  文化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秦安县突出文化惠民、完善文化设施,打造精彩的文化活动……像春风化雨般的浸润心田,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有滋有味。五年来,不断加强乡镇文化设施建设, 17个乡镇全部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全县建成433个农家书屋、3个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272个“乡村舞台”、 60余个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每当茶余饭后、农闲时节,群众们读书充电、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各种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同时,也催生了秦安县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初步形成了秦腔业余演出队伍、秦安小曲自乐班和春节文艺晚会等具有秦安特色的文化品牌,以现代歌舞、秦安小曲、秦安蜡花舞表演等不同风格丰富着城乡群众文化生活,助推了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

  秦安县树立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的有效形式,有力地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带动了秦安县文化旅游市场的蹿红,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保持在0.5亿元左右,年接待游客约1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该县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万人次以上,以旅游文化为主打的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亿元。

  科技迸发创新发展新活力

  秦安县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发展战略,积极实施科技员特派行动,不断提高科技支撑水平,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切实增强科技发展后劲,全县经济综合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五年来,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积极实施“良种工程”、“沃土工程”等农业科技工程,推广起垄覆膜、穴贮肥水、种草覆草、高光效新树型等十大果树管理实用技术及“五良配套”养殖技术。科技的注入,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益。秦安新红星苹果、秦安花椒、刘坪辣椒等9个产品通过绿色认证,“北京七号”桃,秦富一号、新红星苹果荣获“中华名果”殊荣,秦安蜜桃、秦安花椒、秦安苹果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了县域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五年来,坚持以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重点,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县域工业发展取得了较大突破。先后建成了秦安长城果汁、冠源果业、盛源花椒等一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龙头企业,建成工业示范园区6个,创建福雨塑业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创甘肃省名牌企业4家,著名商标3个,工业企业完成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8项,开发出双扣边棚模等新产品13个。全县工业企业总数151户,从业人数6231人,实现总产值6.83亿元。全县已申报国家专利245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44项,授权专利数为92项,5家企业利用自己的专利进行生产。

  随着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老百姓更多的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2015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163人,输转城乡劳动力11.3万人,创劳务收入17.9亿元;为城镇低保发放补助2987.23万元,为农村低保发放补助12269.28万元,为农村五保发放补助1415.87万元;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3590户……

  一串串数字,记录着发展,一个个项目,关系着民生,体现着全县61.8万人民群众精神面貌、生活水平的不断变化,秦安县人也在变化中谋发展,聚能量,迈开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幸福美好新秦安县的铿锵步伐。

摄影相关图片
麦积山“十·一”黄金周人气爆棚 “花牛”美图(组照) 我为花牛苹果代言(图) 宝天高速公路天水段(图) 秦州区钱家坝(图) 天定高速公路(组图) 天水火车站(图) 宝兰客专天水南站轮廓初现(图) 又是一年“花牛”红(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