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秦安>>正文
【喜迎党代会】秦安县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综述(图)
(2016/10/13 10:13:07)  来源:秦安县委外宣办 张向军  打印本页

  编前话:中国共产党秦安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变化,锐意进取,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秦安县第十六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从即日起,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喜迎党代会·展示新成就》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宣传过去的五年,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激发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为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秦安再创佳绩。

  【喜迎党代会·展示新成就】

  四轮驱动产业兴 增收富民道路宽

  ——秦安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综述

  如今,当你来到秦安,你一定能看到在葫芦河岸的苹果园里,红彤彤的苹果堆成了山,收购市场内,果农正将一筐筐的苹果搬运上车,运往各地;在城乡市场和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红火交易的场面会使你留恋忘返。这无不折射出秦安积极发展多元特色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喜人成果。

  ——林果产业增收富民

  五年来,秦安县不断扩大林果基地规模,广泛应用先进技术,逐步更新果树品种,延伸产业链条,加强果农培训,发展品牌创建,不断加强果品宣传推介力度,使果品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15年底,全县林果总面积90.93万亩,挂果面积59.46万亩,全县林果总产量71.12万吨,实现产值27.26亿元,人均林果收入478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2%。

  依托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和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秦安县在全县果园中成功推广了一批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先后实施了秦安县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秦安蜜桃产业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等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莲花镇冯沟村国家级苹果、叶堡镇牌楼村省级、王尹镇包全村省级“果畜沼”等20个苹果标准园创建、刘坪乡何湾、王尹镇等2个蜜桃标准园创建和安伏镇水泉等3个花椒标准园。

  建成了秦安长城果汁厂、甘肃泰达包装印务、成纪果品公司、天水冠源果业、盈动果袋生产厂、恒源发泡网生产厂等果品生产、加工、流通企业54家,建成果品冷藏库68座、各类简易果窖11798个,年贮藏果品32万吨。同时,大力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县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8个,发展果业家庭农场44个,建有果品专业市场28个,果品经纪人2200多人,提高了农民进入果品流通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目前,全县已形成了产、贮、运、销、加工为一体的林果产业体系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林果产业化发展格局。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中国花椒之乡”、“中国苹果之乡”等称号,获得“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经济林产业建设示范县”、“中国果业发展百强优质示范县”等殊荣。

  ——商贸流通日益繁荣

  素有“旱码头”之称的秦,是著名的汉唐故郡丝路重镇,历史上商贸发达。改革开放以来,秦安“货郞担”走南闯北,从炎炎南国到雪域高原,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到处都有秦安“货郞担”的身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秦安“货郞担”逐渐变为大老板、大商人。

  五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把培育建设市场、扶持新型企业发展作为搞活商贸流通、繁荣城乡经济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取得了显著成效。

  福雨塑业棚膜生产线、陇丰生态农业一期、轩辕药业扩能等项目先后建成,建平包装瓦楞纸箱生产线、鑫德绅服装改扩建等项目投产运营。积极举办政银保企对接活动,8家银行与76户企业签订了15.4亿元的贷款协议。建成了魏店丝路商贸文化园,莲花、安伏麻湾、刘坪何湾等乡镇农贸综合市场,新建改造农家店326家。成立了电商协会,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孵化器平台建成运营,新发展电商主体80家,实现了秦安果品网上销售新突破。成功申报“小升规”企业7家,完成“个转企”105户,全县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150户,注册资金达80.7亿元。长城果汁被评为甘肃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福雨塑业被评为甘肃省“诚信企业”,泰达印务等3户企业被认定为甘肃省质量信用A级企业。

  ——劳务输转收入颇丰

  秦安县一手抓劳务培训,一手抓劳务品牌创建,先后创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劳务品牌。全县坚持以推进新建项目建设吸纳就业,扶持非公经济发展助推就业,以开展“助企业促就业”工程服务企业,服务业和重点建设项目就业人数占到全年新增就业人数的55%以上。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搭建创业平台,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创业领域不断拓宽,创业主体不断扩大。全县个体工商户达到9739家,吸纳就业30790人;各类私营企业1366个,吸纳就业11026人;农民专业合作社668户,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3567人。大力实施劳务促动战略,劳务经济迈上新台阶,劳务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劳务产业已成为我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 秦安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以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累计转移城乡富余劳动力56.6万人次,创劳务收入72亿元;开展就业技能培训2.54万人次,创业培训4060人次,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7.6万人次,职业技能鉴定3771人次。

  ——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秦安县以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县为目标,以建设女娲寻根祭祖圣地和大地湾遗址考古公园为重点,大力开发女娲文化、大地湾文化、三国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积极实施“旅游拉动”战略。文化旅游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5年,全县年接待游客193.2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3亿元以上,同比增长均保持在28%以上。

  全县先后建成街亭古战场标志性建筑,加固维修了明清一条街。积极实施凤山景区建设工程,先后建成了水域、连廊、步道、仿古式廊亭、小广场等基础设施工程,启动了刘坪何湾桃花景观和大地湾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举办了“走进桃乡秦安·感受美丽田园”主题旅游活动,并在天水召开了“赏桃花、游凤山,感受秦安美景”旅游推介会,成功吸引县外旅行社组团来秦安旅游,有效提升了秦安知名度和美誉度。据统计,活动期间何湾桃花景观园接待游客突破6万人次。

  秦安小曲、女娲祭典先后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秦安蜡花舞、壳子棍、草编工艺被列入省级保护名录,扇鼓舞、剪纸等11项也列入市级保护名录,秦安县陇城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旅游文化名镇”,王尹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目前,已建立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公布了9类24项县级非遗保护名录。

  至2015年底,全县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0.48亿元,增速40.21%,资产总额达11.65亿元,文化产业企业机构数120家,直接从业人员0.29万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秦安人踌躇满志。全县上下将继续沿着农业产业化、工业化新型化、旅游特色化、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阔步前进,为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幸福美好新秦安继续努力奋斗。

摄影相关图片
麦积山“十·一”黄金周人气爆棚 “花牛”美图(组照) 我为花牛苹果代言(图) 宝天高速公路天水段(图) 秦州区钱家坝(图) 天定高速公路(组图) 天水火车站(图) 宝兰客专天水南站轮廓初现(图) 又是一年“花牛”红(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