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参与 齐抓共管 重点突破 有序推进
——秦安县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工作全面展开

10月30日秦安县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工作动员大会之后,全县各乡镇、各部门迅速行动,精心部署,广泛动员,号召全县上下积极行动,全民参与,迅速掀起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的新高潮。目前,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全面展开,初显成效。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形成了齐抓共管集中整治环境卫生的工作合力。为了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秦安县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建立了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领导小组,制定了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工作方案,细化了工作任务。城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由综合执法局牵头,交通、卫生、环保、市建中心等相关单位紧密配合;乡村集中整治工作由新农村办公室牵头,督促各乡镇落实。并建立了跟踪督查、定期评比、随时通报、责任追究等一系列制度。各部门、各乡镇按照县委《实施方案》的任务要求,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分解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在全县形成集中整治环境卫生的工作网络。中山、叶堡、西川等乡镇将本镇划分为不同的责任区,由每位班子成员负责一个责任区,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驻村干部协助开展工作,并从宣传、交通秩序、市场管理、环境卫生、硬件设施建设、示范点建设、长效机制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量化任务,提出时限要求,使集中整治工作扎实推进。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教育和引导干部群众投身整治活动。为了将全县干部群众引导到整治活动中来,动员全县上下人人参与,个个支持,自觉保护环境卫生,美化家园,各乡镇和村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等宣传工具,宣传集中整治环境卫生的重要意义,以及整治活动的目标任务。县上印制《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建设文明和谐秦安倡议书》30000份,下发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并张贴到城区大街小巷和人口聚集地,散发到乡镇的村组农户。向全县各乡镇、各部门编发宣传标语30多条。同时,县电视台、广播站、政府网站播出有关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工作的新闻稿件21件,村级广播动员526次,举办宣传栏136期。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的热潮,形成了全民参与抓整治的浓厚氛围。中山乡从11月1日开始,组织发动中山、簸箕、吊坪等村干部、群众和学生,开展了千人环境卫生清扫和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整治活动的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三、紧盯重点,突破弱点,推动集中整治活动取得实质性进展。全县上下围绕“一树一改三提升”的目标,紧紧抓住环境卫生脏乱差区域、卫生死角、卫生状况容易反弹等重点部位集中开展整治,同时结合项目实施,大力推进亮化美化工程。在乡村,结合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易地搬迁等工作,在100个重点村积极实施农村巷道硬化工程,新建垃圾点110余个,落实保洁人员120余人。中山乡从抓工作网络建设、抓环卫设施建设、抓保障机制建设入手,在乡村两级成立了环卫小组,为乡政府所在地街道购置垃圾桶10个,在重点村建立垃圾点、池15个,每村固定2名垃圾清扫工和1名垃圾清运工,做到一日一清扫,一日一清运。西川镇争取项目资金50万元,采取群众投工投劳、自筹沙石的办法,在神明川、川口、雒川、王湾、王峡和折桥6村硬化巷道100余条、28000平方米,新建垃圾池4个,聘用村级保洁员、垃圾清运员9名,落实垃圾清运车1台,并对镇政府所在地学校、商铺、市场及养殖小区等重点区域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叶堡乡动员牌楼村村民482户、2284人,投入拖拉机、三马力、人力车等运输车辆22台,硬化大巷道一条660米,小巷道三条420米,清运村头垃圾6吨,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大改观。在城区,以解决影响城市形象的乱泼乱倒、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摆乱放等“八乱”问题为切入点,由综合执法局牵头,工商局、市建中心、环保局、建设局、交警队等成员单位配合,对城区主街道沿线已破损的灯箱广告维修整理36处,拆除已废弃或未经审批的广告牌16面,并组织各单位、各部门、沿街门店集中清洗各自范围内建筑墙体、公共设施上的“牛皮癣”2次。同时,按照“主街道禁摆、次街道控摆、小街巷规范”的要求,取缔大众街沿街零散摊点260多户,统一安排到景园步行一条街,为进一步清理整顿马路市场,彻底解决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的问题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