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天水讯 秦安县陇城镇女娲祠彩球高悬,龙旗飘扬。4月12日上午9 时50分,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有清宣布天水市公祭人文始祖女娲大典开幕。据了解,这是天水市首次由市政府主持公祭女娲大典。
公祭开始,全场肃立,敬奏祭乐,鸣钟9响,击鼓34通。9响钟声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最高礼数,34通鼓声代表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中华儿女共祭女娲。天水市市长张广智恭读祭文;各界代表向女娲塑像敬献了花篮;1万多名参会人员向女娲塑像行三鞠躬礼。仪式结束后,天水市歌舞团专为祭祀人文始祖女娲创作、编排的分为“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告祭娲皇”三个乐章的大型祭祀乐舞《女娲颂》在陇城镇略阳剧场隆重演出。
公祭典礼结束后,秦安县在县体育场举办了第三届桃花会暨经贸洽谈会开幕式和“情系陇原”演唱会、旅游推介会、中华女娲文化论坛、省曲艺团文艺演出、秦腔演唱会、中国西部小商品展销会和馆藏书画精品展等文化经贸活动。
伏羲和女娲是华夏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而民间对女娲的尊崇和敬仰更是有着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传统。当地官员称,进一步挖掘和弘扬女娲文化,举办较大规模、较高规格的女娲祭祀活动,对于确立女娲出生地和女娲文化发祥地的历史地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伏羲文化的内涵,提升天水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娲皇久负盛名8000年
“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1000年看北京
,5000年看西安
,8000年看秦安。”地处秦安县城45公里的陇城镇,相传为女娲出生之地。“女娲,风姓,生于成纪,长于风台,是伏羲的妹妹,母系氏族社会的首领。”《水经注》记载:秦安县城北面,山上有女娲祠,此地有风姓命名的风沟、风台、风莹等地名,娲皇、凤尾、龙泉等村名,传说女娲生于风沟,长于风台,葬于风莹。在风沟悬崖上至今还有一处深不见底的女娲洞,镇北门外有一口大井,世称龙泉,据传是女娲抟土造人用水之泉。镇南门有一座气宇轩昂、雕梁画栋的女娲庙,大殿正中有女娲氏塑像,生动再现了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情景。


祭祀现场。

祭祀现场。

祭祀现场 配图:天水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