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大县的新追求
——温家宝总理在静宁果农来信上批示后续报道
甘肃日报记者 马效军 吴梦寒
2月17日,农历大年初八,“雨水”前夕。一场悄然而至的春雨,让喧闹的静宁县城宁静了许多。然而,浓浓的年味让人丝毫感觉不到雨后的寒冷,春雨的滋润更让人对新的一年充满了期待。
的确,对苹果收购价全国第一、苹果种植面积全省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多来自苹果产业的静宁来讲,这个春节不同往年,新的一年值得期待。
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静宁县果农的来信上作出批示,在向他们拜年的同时,希望他们“连年增产增收,日子越过越好”。
2月7日,省委书记王三运也作出批示:“要把总理的关怀作为新的动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对此,静宁县委书记王晓军说,温家宝总理的切切嘱托,犹如一缕春风,温暖了广大果农的心,增强了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我们将以此为动力,进一步加快发展苹果产业,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表达果农心声,写给温总理的一封信
2月8日,那天正是农历腊月廿八,家家户户都沉浸在春节的愉快氛围中。
这天下午,静宁县格瑞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景永学接到了县上的电话,说是温总理给他们回信了。景永学惊喜之余,急忙给当初一起写信的老高打电话。老高就是仁大乡深沟村党支部书记高祥太。老高接到电话的第一反应是,要过年了,景永学跟他逗乐呢。老高做梦也没想到总理会回信,他说,国家大事那么多,总理那么忙,哪有时间给几个果农回信呢?
给温总理的这封信,就是景永学、高祥太等格瑞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10多位果农集体给总理写的。他们在信中说,静宁县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户均种植苹果5亩多,人均1亩多。他们种的苹果获得了中华名果等10项国家级荣誉,现在不仅成为大城市的超市专卖果,而且还卖到了欧盟等国际市场,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高祥太说,这几年,静宁县果农靠种苹果过上了好日子,有的果农也和城里人一样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生活好了,日子甜了,我们果农从心底里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因此,就想写信告诉总理我们这些年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
今年48岁的高祥太,是静宁县最早种苹果的果农之一。1986年,他就种了3亩苹果。“当时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没想到效益有这么好。”高祥太说。开始苹果树还没挂果,效益来自田间的套种。还没挂果的那几年,高祥太在果园套种的西瓜和辣椒的收入,就已经超过了以往种小麦的收入。
1993年,老高家地里的苹果挂果了。3亩地的果树挂果不算多,收了1000多公斤;收入也不算多,总共卖了3600元钱。但在当时来说,对穷惯了的老高来说,这是一笔从来没见过的巨款。“5元、10元的钞票厚厚的这么一摞,我和老婆数了又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老高一边比划一边说。老高还和爱人开玩笑:“我娶你花了580元,这钱能娶好几个媳妇呢。”
这以后,老高家能种的8亩地全部种上了苹果。这些年,随着果园逐渐进入丰产期,市场行情逐步走高,老高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老高说,行情好的时候,收入能达到15万元到16万元,行情差的时候,也有8万元到9万元的收入。
走进老高家,左右两边是两幢新式的二层小楼,夹在中间的是几间还没来得及拆的破旧平房,一新一旧、一高一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停在院子里的一辆面包车和一辆“三马子”,同样体现着主人家境的殷实。
贾河乡高窑村上庄社49岁的村民任永吉,是这封信的执笔人,也是当地的果农大户。他说,要表达的感激之情还不止于此。这些年国家不仅免了千百年来的皇粮国税,还给农民发补贴,看病有了合作医疗,养老有了养老保险,学生娃娃上学不仅不花钱,还吃上了免费早餐,实行了家电下乡、农机补贴一系列好政策,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成本,减轻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2010年,任永吉还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去旅游。看着国外美丽而独特的风景,任永吉感慨万分。他一路走一路给景永学发短信,“真是不可想象啊,我爷爷一辈子连县城都没去过,我却能坐着飞机到国外旅游。”
调整农业结构,小苹果变成大产业
静宁穷,多少年一直是国家级贫困县,2011年被纳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
说起穷,仁大乡杨湾村下湾社村民孙应民感触颇深。当年的杨湾村是全乡有名的贫困村,父母耳聋残疾的孙应民家一直是村里最穷的人家。
因为穷,年年的救济粮都少不了他们家;因为穷,学习成绩优秀的孙应民,初中毕业后不得不辍学回家务农;因为穷,他20岁那年,不得已和姐夫家做了“换头亲”——嫁出去姐姐才娶回了媳妇。
穷,不能生根。1995年,刚刚19岁的孙应民借了200元钱,买回树苗,学着当起了果农。
2001年开始,6亩地的果园开始见效益。而且,随着果园长势越来越好,收入开始连年翻番。去年一年,孙应民家的收入达到12万元。孙应民盖了新房,还买了辆比亚迪小轿车。买上新车,孙应民带着从没出过门的父亲走了一趟县城,看风景,吃火锅。看着眉开眼笑的父亲,孙应民心里荣耀极了。他说:“照这样发展下去,我很快就能在城里买房了。”
孙应民的致富之路,就是静宁县发展苹果产业的一个缩影。要治穷,首先就得找准致富产业。
从以粮为纲,到压粮扩果,从解决吃饭,到致富奔小康,静宁县这些年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致富之路。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1988年,静宁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发展果树生产的决定》;2003年,静宁县抓住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最佳适生区和黄土高原优势区的机遇,提出了建设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及出口创汇基地的目标,确保项目配套、资金整合、科技服务、人员保障等全部要素向苹果产业集中。
认准一条路就走到底,一届跟着一届干。到2012年底,静宁县果园面积已达80万亩,在全省高居第一,占全县耕地面积的54.3%;农民人均果品收入28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全县苹果产业逐步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推介、市场化营销、社会化服务的新格局。
一业兴、百业兴。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静宁陇原红果品经销总公司,在北京、上海建立了直销店,每年仅销往泰国、印度、孟加拉的苹果就出口创汇650万美元。静宁常津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省唯一水果供应企业。西北最大的纸制品包装基地也落户静宁县,16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年生产能力为2.1亿平方米纸箱。目前,全县已建成包装、加工、贮藏、营销型龙头企业4大类50余家。富起来的果农,还进入县城居住、供孩子念书,拉动了房地产、教育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速度。
小苹果,已经长成了名副其实的“大”产业。
落实总理嘱托,奔向全面小康社会
温总理的嘱托和省委的指示,对站在新起点上的静宁苹果产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如何让果农“连年增产增收,日子越过越好”?如何“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
县委书记王晓军认为,当务之急是“扩量、提质、创牌、增效”。
扩量就是要持之以恒地抓好基地建设,按照适宜区全覆盖的目标要求,每年新植果园10万亩,补植5万亩。力争到2015年,建成百万亩苹果大县。
提质就是要坚持不懈地抓果园管理,用标准化基地逐步取代传统大田,用精细化管理代替过去的粗放式管理,建设精品园、优质园、有机园。
以“个大、色艳、质脆、形正、味美、耐储存”闻名中外的“静宁苹果”,2012年跻身中国驰名商标行列。接下来,静宁县将在通过扩大宣传、创建牌子的同时,还要通过保证品质、打击假冒等多种措施切实保护好这个“金字招牌”。
同时,已建成1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8家果品专业组织,实现了50%果园大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的静宁县,将进一步建立多种形式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苹果产业组织化程度。还将有序发展贮藏业,提升纸箱包装业,扩大果品加工业,进一步延长苹果产业链,增大产品附加值。
对于落实温总理批示精神和省委的要求,果农们也有着自己的打算。
种苹果尝到甜头的孙应民,在去年雇用挖掘机整理了3亩地种苹果的基础上,今年又把目光瞄上了山上的一片荒坡,想租下来,整理好,接着种苹果。
靳寺村二社的杨忠打算,把以前每亩55株苹果树逐步减到每亩30株左右,以使苹果品质更优,同时在果园铺反光膜,让苹果色泽更均匀。他相信,只要能精细管理苹果园,每亩增收50%不成问题。
格瑞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果农们计划今年在标准化基地建设上迈出大的步子。景永学说,静宁苹果有的一亩收入几万元,有的只有二三千元,只要改良品种、科学管理,果农收入翻几倍并不难。
温总理的关怀和嘱托,正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化为新的动力,促使全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