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春四月是麦积区首类本地大宗蔬菜——屈坪村白皮笋大量上市的时间。4月22日,记者来到甘泉镇屈坪村,亲身感受了当地白皮笋产销两旺的火热场景。
“屈坪青笋因其皮白、皮薄等优良品质而得名白皮笋。它不仅品质好,而且上市早,3月底就有零星外销,4月中旬进入集中上市期,是我们本地上市最早的大宗蔬菜,可受市场欢迎了。”还没到采访地,农业局技术人员已经开始说屈坪白皮笋的“好话”了。

不就是青笋嘛,能有多好?心存怀疑,记者来到了屈坪村吉顺蔬菜专业合作社。“不是吹牛,我们这里的笋子真是好。”正在剥笋叶的种植大户张吉顺随手拿起一根胳膊粗青笋说“你看这根起码有四斤重,皮薄肉细,一通匀粗,没一点空心。”他用指甲轻轻一抠,鲜嫩细腻的笋肉露了出来。张吉顺是屈坪村的蔬菜种植大户,今年种了30棚青笋。“20棚是春茬笋,还有10棚夏笋。三分地的普棚平均产量3000斤,每斤1.2元—1.3元,客商上门收购。”轻快流畅的介绍中丰厚的收益让人眼馋:每棚收益3400元—3600元,春茬白皮笋他就能卖7万元呀!

品质好,销售真就没问题?乘着张吉顺满载青笋的双排座车,记者决定去看看收购情况。在屈坪村川道一块空地上,六七辆转运青笋的三轮摩托车不停穿梭着,卸车、过称、记录、装大车,当地菜农和经纪人忙得不亦乐乎。“这里的青笋我收了七、八年了,虽然价格高点,但一点都不愁卖。”来自兰州的客商李万友指着身后的一大车青笋说“这一车能装11吨,收购价每斤1.2元,1.4元—1.5元整车发给菜贩。”多年的收购让老李对屈坪白皮笋销路充满信心。

据了解,为了让屈坪白皮笋品牌更响,种植规模更大,该区在甘泉镇屈坪村建成了1500亩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区农业局选派最强技术力量上门指导种植和管理。目前,该基地春茬白皮笋种植达1400亩,亩均产量9000斤,每亩收益过万元。响亮的品牌,丰厚的收益,白皮笋种植已成为屈坪村农民致富增收的‘拳头’产业,鼓起了当地农民的“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