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学习借鉴静宁苹果和中宁枸杞产业发展的好做法和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麦积果品产业快速发展和加快花牛苹果产业园建设步伐,11月16日至18日,麦积区副区长王彦军率团赴“中国苹果之乡”——甘肃静宁和“世界枸杞之都”——宁夏中宁,对两地的苹果和枸杞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麦积区农业局、区林业局、区果业局和花牛苹果集团等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考察活动。

静宁苹果色正味美面积大,质脆耐贮传佳话。在静宁,考察团一行在静宁县政协副主席靳卫国和静宁县林业局副局长王国庆等领导陪同下,先后深入县级挂果园标准化管理示范点——李店镇果园标准化管理示范带,国家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治平马川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基地、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恒达纸箱生产线,通过现场察看、听取汇报等形式,详细了解了静宁县果品产业发展状况,双方就果品产业发展进行了经验交流。

“天下枸杞出宁夏,中宁枸杞甲天下”。考察团来到宁夏中宁,受到了热烈欢迎。在中宁县副县长周红,县政府办主任万宝生,县枸杞产业化办公室主任马新生的陪同下,考察团先后来到中宁早康有机枸杞生产基地、中宁县宽口井生态移民项目区万亩枸杞高效节水滴灌示范基地、宁夏万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和宁夏红枸杞产业集团中宁枸杞制品公司,实地考察学习了中宁发展枸杞产业在生产、加工、销售和枸杞产业园、交易中心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通过考察学习,麦积区果品产业考察团团长、副区长王彦军高度评价了静宁县苹果和中宁枸杞产业发展情况,认为静宁和中宁两地,果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各有千秋,已形成了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营销市场化、服务社会化的良好格局,总结出了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好做法和经验,今后要继续加强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为建设一流的花牛苹果产业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彦军要求,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园已进入实施建设阶段,麦积区组团参观学习重任在肩,各部门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建设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园的重大意义,确保花牛苹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要进一步统筹各方力量,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征地、拆迁和果品营销企业“出城入园”等工作。通过政府引导力、市场运作力、企业参与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创新发展举措,推动花牛苹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把天水花牛苹果产业园建设成集果品集散、贮藏保鲜、生产加工、农残检测、展示展销、商贸洽谈、科研培训、技术推广、采摘观光等为一体,带动陇东南、辐射大西北的大型果品产业园。

据了解,静宁县是全国苹果优势产区之一,果品发展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果园总面积达到8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3%,农民人均果园1.83亩。静宁苹果先后获得了静宁苹果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和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认证4张国家级名片和“中华名果”、“中华金果”等13个大奖,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特供果品。先后被评为“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 “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中国苹果二十强县”、“ 全国兴果富农工程建设果业发展百强示范县”等6个国家级荣誉称号,特别在2010年静宁苹果成功登陆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实现网上交易,平凉金果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近六年累计出口果品4.6万吨,创汇3500万美元。

素有“枸杞之乡”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枸杞产业发展的优势表现突出,是宁夏枸杞的原产地和主产区之一。截至目前,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达20万亩,枸杞干果总产量达4.3万吨,枸杞干果总产值突破16.8亿元,综合产值达18亿元,全县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现金收入达3000元。枸杞产业已成为当地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和特色支柱产业。中宁县作为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枸杞生产基地县”,经过50年的发展经历,已成为枸杞品质最优、单产最高、产品种类集中的生产示范区域,形成了6大系列30余种深加工产品,具有近30亿元的品牌价值。据了解,2012年,中宁县将按照“种植规模化、管理标准化、经营现代化、销售国际化、加工精品化、效益最大化”的思路,着力打造全国著名的枸杞苗木繁育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市场交易中心和人才培养中心等。

考察活动结束后,考察团还专程来到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花牛苹果产业园的规划设计方案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双方就建设花牛苹果产业园交换了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