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一五”期间,麦积区紧紧围绕“打造陇上经济强区、构建和谐麦积”宏伟目标,通过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商贸兴埠、旅游拉动、城市带动”五大战略和“13345”发展战略,创新进取,真抓实干,全区改革发展和社会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显著成效。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五年来,该区生产总值、大口径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较快增长。2011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94.2亿元,比2006年净增50.3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7.74亿元,比2006年净增5.1亿元,增长2.93倍;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增长,预计完成49.5亿元,比2006年净增18.14亿元,增长1.5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1540元和3178元,比2006年净增4612元和1441元。五年输转城乡劳务人员47.54万人次,创收29.2亿元。

——主导产业优势凸显。社棠工业园建设顺利实施,以星火、风动、锻压等为主的骨干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廿铺工业示范区为主的“四大园区”发展持续升温,机械制造、建筑建材、生化制药、电子电器、农副产品加工等五大工业体系基本形成,区域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引进山东威龙集团新建三阳川12万亩有机水果基地,启动“一城两园”建设,果品、蔬菜、畜牧等农业特色产业优势更加明显;以后川“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游成为旅游新亮点,“农家乐”及生态观光游规模和品位“两旺”。该区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省首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

——城乡建设突飞猛进。先后建成新亚购物广场等一批商城、酒店,新建渭水家园三期等一批经济适用房,火车站广场改造工程和马跑泉中心大道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18个片区拆迁加快实施,旧城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渭滨北路东延段等10多个项目有序建设,马跑泉公园改造提升等项目扎实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天水机场通航运营,天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天宝高速公路城区过境段、天平铁路、庄天二级公路建设进展顺利,麦甘公路改造铺油、元温公路等通乡油路工程竣工,完成农路261条614公里,硬化139条280.5公里。以乡镇街区改造、市场建设、道路硬化、新农宅建设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为主的小城镇建设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五年累计争取各类项目932个,到位资金35.99亿元;落实招商引资项目527个,到位资金52.6亿元,发展后劲显著增强。农村土地流转成效显著,率先成立全省首家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累计流转土地8.2万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校长选拔、任用、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聘任、中层岗位竞争上岗、院内结构工资制,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区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该区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行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两基”水平不断提高。麦积山石窟入选甘肃省丝绸之路申遗范围,仙人崖石窟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医疗基本全面覆盖;人口和计生工作跨入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区行列;顺利进入全省“双拥模范城区”四连冠县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