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麦积区以壮大产业基地为重点,整合项目,加大投入,加快调整,强力推进,在新阳、中滩、石佛、渭南、甘泉等乡镇建成了13.02万亩的优质蔬菜基地,通过有效的“农超对接”,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蔬菜产业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完成天水众兴菌业公司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及有关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完成投资4900万元,年销售蔬菜7万吨,新增收入4320万元,新增利税2200万元,年消化农业生产下脚料12000余吨,带动农户5000户,户均增收3000元;建成“农超对接”菜篮子超市2家,完成投资410万元,年销售蔬菜3600吨;建成天水民达农业公司设施蔬菜基地1000亩,完成投资1875万元,年生产蔬菜500吨,与广州江南蔬菜批发市场、天水天天乐菜篮子公司实现蔬菜订单销售300吨,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和“基地+超市”的销售模式,带动农户1500户,户均增收8000元。

——设施蔬菜基地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在中滩、石佛、渭南三乡镇新建3个万亩蔬菜示范基地共4.3万亩,建成6个集中连片500亩以上优质蔬菜产业基地;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462亩,建成日光温室160亩、塑料大棚2302亩,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3.02万亩,分别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以琥珀、中滩、石佛、渭南、花牛、马跑泉、甘泉、元龙8乡镇为重点区域完成复种地膜菜瓜、架豆王0.67万亩,占任务的111.67%。
——蔬菜无公害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在三阳川、甘泉、花牛等蔬菜生产重点区域新增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点32个、示范面积1.15万亩,新建花牛镇无公害胡萝卜生产基地4500亩,全区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6.8万亩;完成天水泰丰果汁饮料绿色食品国家A级认证和“果然”商标注册;共开展蔬菜抽检13次,抽检400个蔬菜样品,合格率达到100%。
——新技术应用推广水平明显提高。探索推广“早春甘蓝—架豆—大白菜”、“早春花椰菜—架豆—甘蓝”一年三熟和“地膜马铃薯—大葱”、“西芹—西兰花”一年两熟模式栽培技术面积0.51万亩;引进推广陇葫1号、陇葫2号、南瓜、西红柿、辣椒等新优品种11个,示范面积0.65万亩,金棚系列番茄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获得天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新建“一村一品”示范村3个,建成甘泉屈家坪白皮笋基地690亩、中滩缑杨西芹基地500亩、石佛杨家庄西红柿基地221亩。

——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在花牛镇、渭南镇、中滩镇组建乡镇土地流转服务站3个,以渭南王旗山、于元和中滩九龙山、缑杨等果品、蔬菜基地为重点流转土地1万亩,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到5.06万亩,占农村耕地总面积的7.04%,涉及农户1.92万户,形成了南山万亩苹果基地、北山万亩葡萄基地、三阳川6万亩鲜食葡萄基地等一批大产业集群。在规范和扶持好新民等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新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9家,发展社员24210人,带动农户49739户,其中5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723户,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土地规模化经营效益日益体现。
——财政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采取区级财政扶持、整合项目、以奖代补等多种形式,加大蔬菜产业资金投入,形成了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项目资金为扶持、企业资金为主体、信贷资金为补充”的蔬菜产业发展投入机制,有力地推进了蔬菜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全年共落实蔬菜产业补助资金249万元,落实设施蔬菜建设以奖代补资金35.16万元,整合项目资金484.4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