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麦积>>正文
天水在线走进麦积区三阳川采风掠影(组图)
(2010-12-20 21:16:05)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演营寺位于古秦州城北约三十里处的中滩鹭州之中。西北有葫芦河出峡蜿蜒而来,西南有渭河汹涌澎湃流出,两河在东下游雌雄为一入峡。演营寺历史悠久,文化古老。民间有“两条土龙颠倒卧,两条青龙沿川过,九龙朝八卦,伏羲坐中华”之说。

 

  据村民说:“演营寺原名‘灵源观’,相传初建于西周八年,与卦台山同时代修建。东汉道教立后,遂为道观。据记载,唐代尉迟公敬德曾监修此寺后初具一定规模。民间相传:樊梨花占据樊家城时,在这里安营扎寨,演练兵马,与薛丁山交逢战仗,生擒活捉薛丁山,就更名为演营寺了,人们整修了佛殿,重塑了佛像,宋、元、明、清年代均重修过寺院。原来,这寺有许多殿宇建筑,以八卦方位,按四正五隅安排。西北乾宫、三法主殿:即闻太师、张天师、真武师三位;坎宫大雄宝殿,释迦牟尼像,同化身三位上坐;东北良宫是三殿:即尧、舜、禹为天宫、地宫、水宫三位上坐;正东震宫是送子菩萨殿、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上坐;东南撰宫是关帝君殿坤宫;正南离宫观世音菩萨殿(南河古佛及十八罗汉);西南坤宫是三宵圣母殿:即琼宵、碧宵云宵三位上坐;正西兑宫是地藏王菩萨;中央中宫是韦驮护法殿。民间传说寺内有三柏九座殿,两槐抱一塔实际古柏树四棵,均为唐朝以前所植。其中最大的一棵位于寺院中心,为太极少阳位,正对乾宫。东面三可古柏为南北方向对称排列,即为儒、释、道、归院中心一棵老树。”我们仔细观察,的确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据村民说:“这四棵古柏,据1995年浦成生撰写的《演营寺复原总平面初步设计说明》,可以类推出少阳配少阴、少阴变老阳、老阳配老阴,也就是四象。由此推出易学‘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丙仪、丙仪生八卦’的定律。根据民间传说,浦成生根据地形地貌分析,个人见解:两条土龙即南北二山一倒一顺迁回而卧,其势正若先天八卦之太极图,四面山脉特征恰似与地支相合,于是伏羲则选择此地为太极中心,仰观天文、洞察地理、点演出先天卦宵,找到了阴阳变化及二十四个节气的规律。及至周王文演变为后天八卦,其易理相同,演营寺正建于八卦地貌图之太极中心位置,是在易学八卦指导下建造的三教合一建筑群,它打造传统寺院四方四正的格局,体现了儒学派的易学思想,这寺原左有钟楼、右有鼓楼,现门前还有广场舞台。每年正月十五日寺庙过会,四面八方的人们朝寺闹春,观看大戏,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据村民说:“可惜!具有历史建筑风格、设置完美地建筑群,1958年后竞毁为废墟,只留下古柏四棵,石佛一尊,残匾三块。后来,游人不绝,以高家磨村的高长进为首的四方群众纷纷捐资出工,修盖了现有的八间瓦房,寄居佛象三十多位。1982年天水市北道区批准这里及四棵古柏为县级文物保护区,并成立了以陈明孝为首的25人演营寺文物保护小组。在四方信士的自愿捐款辛劳下,筹建了现东面佛殿一座。”

本新闻共19页,当前在第05页  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

摄影相关图片
麦积秋色惹人醉(组图) 宝天高速公路(组图) 烟雨麦积(图) 白云山(图) 龟凤山(图) 耤河风情(组图) 天水阿门摄影:龙园(图) 谢建平摄影:曲溪(组图) 李忠摄影:春到秦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