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引导学院各族师生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学院高层次办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一是深化理论学习。党委(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结合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培训活动。各党支部充分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学习宣传和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思想和方法入心入脑入行入魂。

二是开展集中宣讲。党委班子成员,各党总支书记、各部门负责人、思政课教师等深入分管领域、教室,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宣讲,集中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讲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大力宣传八步沙“六老汉”,英雄民警闫祥林等现实中的“道德模范”“劳动模范”“陇人骄子”的先进事迹。


三是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学院官网、微信公众号、广播、宣传橱窗、LED宣传屏等新媒体自媒体作用,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广泛开展中华民族历史和国情世情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坚定各族师生的理想信念和爱党爱国情怀。紧扣主题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知识竞赛、民族电影联展、民族歌曲联唱、民族服装展等系列活动,加强对师生“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五个维护和六观”教育;安排思政课教师开展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法律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



四是加强学科融入。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相关专业课程中,落实到课程思政实施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积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学生树立“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远大志向。


五是为少数民族学生帮办实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各二级学院分别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具体问题结合起来,让少数民族学生充分感受学院大家庭的温暖。积极开辟就业市场,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就业,积极创业。认真落实《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甘肃涉疆人才培养工作计划》,积极协商新疆自治区有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三方人才合作战略协议,切实提升智力援疆效能。


六是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面推进国家统编思想道德与法治、语文等教材使用工作,深入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营造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良好环境。举办了普通话暨爱国主义主题诗朗诵比赛。


七是开展实践活动。利用当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培训基地、研究基地以及开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开展各族学生共同参加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观摩学习,进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和实践活动。持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企业文化、法治文化、高雅文化”六进校园活动,让民族团结的意识在师生心中扎根、在行动上结果。


八是举办特色活动。组织开展民族团结主题随手拍摄影展、文艺汇演、演讲比赛、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引导各族师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发挥甘肃省乡村振兴培训基地作用,持续做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跟踪服务工作。



(新闻来源: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