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蔺岩群,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2019年5月在学院对口帮扶点五龙镇周山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2021年3月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于2022年8月完成驻村任务。

解民忧、办实事,筑牢党群基础
蔺岩群受学院委派驻村承担帮扶工作,深知自己代表着党员形象、代表着学院形象,任务重、责任大。他严格履行工作队“六大员”职责,及时做好角色转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及时学习“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脱贫攻坚政策知识。作为驻村第一书记,他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共产党员的殷切嘱托,牢记对党忠诚是党员不变的政治基因,是共产党员的血脉之魂。充分运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成果,主动寻找差距、找准瓶颈、补齐短板,牢牢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服务理念,坚持把“四抓两整治”作为深化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促进帮扶工作的重要抓手,实行台账式管理,坚持项目化推进,推动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不断进步、全面过硬。履职期间以周山村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软弱涣散党支部整改为契机,认真组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带领支部党员学党史、学党章党规,不断提升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意识,带领广大村民多措并举为周山村平整道路、修建村党群服务中心、种植药材,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修建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同时协调结对共建党支部筹措资金4万余元,建设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开展政策宣讲、技术培训、文化活动等,有效改变了党员活动“聚齐难”问题,党员身份意识、服务意识逐步增强,率先垂范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作用不断发挥。
蔺岩群在吃透村情民情的基础上,与工作队、村两委干部一道认真研究,制订脱贫规划和贫困户帮扶计划。结合学院专业人才优势,协调组织开展各类技术技能培训1400余人次,举办了五龙镇贫困户花椒技能培训班3期、致富创业带头人培训班3期、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班2期、花椒种植户骨干培训班1期。积极联系“农校对接”工作,针对新栽果树病虫害和暴雨灾害的实际情况,他动员所有农户种植林下经济作物马铃薯等,结合供需实际,协调学院教职工、学生食堂直接与农户对接采购食材。截至2022年8月,销售马铃薯300余吨,辣椒、花椒等各类农产品10余吨,农民收益不断增加。

舍小家,为大家,心系贫困群众
蔺岩群作为高校教师,充分发挥职业优势,开展关心关爱教育扶贫。协调组织学院普通话测试站和语文教研室的相关教师,到村开展普通话推广情况调查,宣传推广普通话;多方筹措资金为五龙镇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捐赠2万余元的教学用品,组织学院“爱心行动社”大学生公益社团志愿者走访留守儿童家庭,建立长期帮扶联系机制,定期开展心理疏导,陪伴辅导等活动。动员帮扶责任人帮助指导参加高考的学生填报志愿,申请学院为新考取大学生发放助学金,鼓励青年学生励志成才、报效祖国。
帮扶村山高路陡,时常暴雨冰雪,大雾弥漫……无论面对帮扶路上车轮打滑,不到半米就是深沟险壑的心惊胆颤,还是为误服农药的孩童争取更多抢救时间驱车山间飞驰,蔺岩群始终勇往直前,没有退缩。2019年正值天水市麦积区整区脱贫摘帽之际,时间紧、任务重,他起早贪黑,遍访驻地的所有贫困户,调查情况、完善资料。在历经一个月不眠不休的奋战后,12月2日晚蔺岩群突发急性心脏疾病,仍强忍着胸痛坚持工作,幸好队友及时发现,于12月3日早晨冒着冰雪,将他送往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经过手术抢救病情得到控制。面对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顾不上家人的牵挂和心脏手术后虚弱的身体,义无反顾的返回帮扶村坚守岗位,冒着零下20多度的气温,和村干部一起值守在山顶疫情防控点,经常一守就是24小时……

“小少年舍小家为大家,勇往直前的工作,我们看着心疼,有共产党员的样子。”村民王永祥说。
现在周山村已整村脱贫,正努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去的三年多来,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是家中年迈的老人,蔺岩群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村里的事、村民的事,事必躬亲,他经常和村民交流思想、畅谈感受,和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得到了村民们一致好评。近年来周山村党支部及工作队多次被镇党委表彰奖励。

蔺岩群表示,“我完成了驻村任务,要开始新的工作生活了。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将大学生双创融入到大健康领域和乡村振兴建设,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助力乡村建设的教学改革示范平台,引导更多的青年学生投身祖国乡村振兴事业”。
(来源:甘肃林院 转载: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