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春寒料峭的三月我们再一次与疫情交手,新冠病毒突然反扑,猖獗的疫情使人猝不及防,在看不见“敌人”的特殊战场上,形势异常严峻。在天水出现1例无症状感染病例后,学院迅速启动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对各个片区进行封控,全面启动线上教学,平日里人流熙攘的校园和教学楼一下子变得异常安静。但在安静的校园里,有无数个身影每天奔波在为学生解决困难。车辆工程学院的辅导员李丹老师就是其中之一。
疫情就是命令,岗位就是“战位”。在校园封闭式管理期间,李丹老师带毕业年级和在校年级班,她每天都有接不完的电话和回不完的消息、在学生干部群里和班级群里发布最新疫情提醒、统计学生在校情况和健康码情况等,配合学工部门准确掌握学生最新动态;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当学生遇到问题她都耐心地帮助学生逐一解决,或通过向学院领导汇报、联系其他部门为学生解决困扰。她每天催学生及时实习打卡和报“三码”,对不按要求打卡和报“三码”的学生挨个电话提醒,通过定位掌握学生位置。不仅仅是封控期间,这项简单而繁琐的工作她一直在坚持……

她是看起来比较柔弱一个女孩,肩上却扛起了一个又一个重担。疫情突然爆发,她紧急召开班会,第一时间传达疫情防控精神和要求,直到深夜,她仍在摸排学生情况、准确把握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学生核酸检测情况。做到了扛担子,担责任,守好疫情防控的“底线”。在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提级后,主动申请参加学院疫情防控工作,她的工作路线固定在了办公室-食堂-宿舍。在完成自己本质工作的同时,她承担着全院各类数据的报送工作,在其他人下班回家后,办公室的灯依旧亮着,打开手机和电脑继续加班,对各班上报的数据逐个汇总、分析、标注、核实上报等。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操作起来需要极大的细心和耐心,由刚开始的畏手畏脚到现在的轻车熟路,她说“这一切都是‘逼’出来的’”。
每当疫情袭来,她都能化身“孩子王”,牺牲了陪伴家人时间,隔着手机和电脑屏幕远程守护着五湖四海的学生。正是她的认真负责和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每一位同学倍感安心,她是学生眼中的“女超人”,却也是平凡人家的女儿。即便力量微薄,她也愿意和她的学生站在一起,尽己所能,为其分忧。
(来源:甘肃机电学院 转载: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