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线上教育教学有序开展

3月14日,学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会议,部署全学院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按照学院疫情防控通知精神,各教学单位快速响应、多方联动,全面启动线上教育教学工作。各任课教师本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变挑战为机遇,主动谋划并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工作,做到进度不误、内容不减、标准不降,线上线下同质等效。

目前学院现有课程1112门,实际开设线上课程 1112 门,开课率达100 %,各平台中累计线上教学班级152 个,教学班次3153,建课教师282人,线上教学教师348人,超星一平三端平台在线参加学习课程的学生数达231287人次。全体授课教师采用学生喜欢的网上直播、混合教学模式,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任务,有机融入心理疏导、疫情防控、答疑辅导等,与学生交流互动。同时,学院还给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在线教学及资源服务,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和在线课程平台,利用各类优质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同伴讨论和师生交流。

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积极总结过往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线上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超星直播、腾讯会议、钉钉等不同教学平台的优势,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活跃线上课堂氛围,提高线上教学质量。从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减,知识点掌握清楚,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智能控制学院张映梅老师讲授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采用超星平台+钉钉进行线上教学,课前学生可利用平台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课前预习和自学,老师及时对前期预习情况进行线上调研;课中张老师根据课前调研情况,针对课程难点、重点和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授,加深同学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消化,教学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同时融入线上积极教学法,引导同学们以宿舍为小组进行头脑风暴讨论,结合学习案例设计思维导图,做到线上课程兴趣最大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康芳老师讲授的《创新创业》课程,通过课前提前发布学习任务书,展示教材、教案、教学视频以及PPT等教学资料将课程内容与系统应用紧密结合,在网络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边看视频,边应用系统平台进行教学互动,完成课程训练,使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一样活跃,而课程作业将推动学生的反思与内化,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与项目实践,同学们通过文字信息方式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充分展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课程内容体现了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思考。

“停课不停学”,智能控制学院学子“安心宅宿舍、花式学习生活”,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进入直播课堂,在宿舍认真地上网课。 戴上耳机,聚精会神,思路紧跟老师的节奏。没有课程的时间也要自主学习,写作业、浏览信息。自我的时间,更要好好管理,用笔记录课堂知识要点。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云旦老师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融入抗击疫情元素,上好线上教学思政课。给学生们分析了疫情带给我们的启示,“于安思危,于治忧乱”,危机本身就包含着“危险”与“机遇”两层含义。中华民族就是在这样的磨难考验中艰难前行的,在应对一次又一次的灾难的伟大斗争中不断奋起的,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充分彰显,所以疫情防控形势才向着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杨老师就疫情期间如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担当和作为,开展了如火如荼的讨论,气氛热烈活跃,让战“疫”成为学子最动情的课程思政。
电气工程学院李姬亮老师说:“疫情期间,全面启动在线网络教学,师生通过跨越空间的网络平台,齐心协力奏响了在线教学的‘集结号’。我将立足学生在线学习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我怎么样能学懂学好这门课’,活用教学方式、把牢学习效果,力求做到线上教学标准不降低、质量不打折。”
信息工程学院XX2131班童涛同学说:“看着老师这么认真上网课,做学生的怎么能辜负这份热情!”
机械工程学院JX2141班周怀文同学表示:“疫情挡不住老师们传道授业,疫情挡不住同学们进步不止!向老师致敬!”

学子们的课余生活也丰富多彩。时而抚琴一首,愉悦身心,时而休闲锻炼,强身健体。凝聚抗疫力量,鼓舞抗疫斗志,凝聚起师生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既是疫情防控的应急之举,也是学院探索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检验。教师们准备充分、授课认真,学生们听课专心、互动积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整体运行有序,教学效果良好。
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认真谋划、科学施策、多措并举,精心组织,全力做好疫情期间教学组织工作,保证疫情期间停学不停课,力求做到线上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同质等效,主动挖掘在线教育特点,切实保障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来源: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