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天水农校的资源优势,大力支持天水农校可持续科学发展,7月13日上午清水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了清水县2020年中职招生动员大会。
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水县委书记刘天波,天水农校校长朱建章分别作了讲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宋贤雄宣读了中共清水县委、清水县人民政府《关于表彰2019年中职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教育局局长贠少灵通报了2019年中职招生情况;表彰奖励了2019年清水县中职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土门镇党委书记、丰望中学校长及新城中学教师、天水农校优秀毕业生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2015年,清水县委、县政府围绕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制定了《关于支持天水农校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1+8”实施方案,千方百计、不遗余力支持天水农校加快发展。着力解决了天水农校“谁来发展”、“为谁发展”和“怎么发展”的问题。五年多来,全面构建了由清水县委领导、政府统筹、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现代职业教育格局,使这所百年老校实现了破茧重生。
五年多来,学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清水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扩大招生规模作为支持农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大事。每年都召开中职招生大会,健全完善“县政府—教育局—乡镇—初中”四级联动招生机制,强力推动招生任务落地落实,从根本上扭转了招生工作的被动局面,实现了从“上门劝学”到“排队报名”的巨大转变。 2015年以来,3500多名清水籍初中毕业生进入天水农校接受了职业教育,1530名学生通过五年一贯制、三校生高考等途径圆了大学梦,145名学生进入了本科院校深造,4名学生考上了研究生。
五年多来,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清水县委、县政府健全完善了“对天水农校就读的清水籍学生一次性补助2000元,对升入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和研究生就读的,再一次性分别给予2000元、3000元、5000元补助”的“2235”的优惠助学政策,累计投入了831.3万元助学资金,受惠学生4377人次;落实“雨露计划”补助资金688.65万元,受惠学生3873人次;充分发挥了“职教资助一小步,学生人生前进一大步”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智志双扶”的深度融合,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学生成才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多来,金字招牌不断擦亮。清水县委、县政府坚持硬件、软件协同发力,持续办好“十件实事”,在土地、政策、人才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不断擦亮了天水农校这所百年老校的金字招牌。学校体育中心、标准化田径运动场、学术报告厅、泰山庙塬科研楼、学生公寓楼、“天农家园”等项目即将建成使用,办学条件实现了历史性地重大跨越。“校地合作”模式结出了累累硕果。2018年7月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天水农校成立职业教育硕士培养基地,2019年4月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水分院在天水农校揭牌签约;与此同时,天水农校与农发公司、金果果品合作社成立了涉农专业校外实践基地,与县四幼成立了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迈出了职业教育融入地方发展、助力地方发展的重要一步,构建了高质量发展的广阔空间。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站在天水农校破茧重生新的历史起点上,清水县委、县政府以更加深远的眼光、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有为的担当,按照“保持两个稳定,实施三大计划,实现四个提升”的工作思路,谋划布局和加快推动天水农校高质量发展。
一要保持两个稳定。要把“2235”优惠助学政策固化为一种制度, 要把为天水农校帮办实事作为一项制度固化下来,建立校地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事关天水农校长远发展的现实问题、紧迫问题。二要实施三大计划。要实施中职振兴计划,实施高职发展计划,实施高中提升计划。坚定不移推进教育质量大突破“三步走”战略,努力形成职业教育、高中教育齐头并进,各学段教育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三要实现四个提升。要提升师资水平,要提升德育水平,要提升产教融合,要提升育人环境。

面对清水县委、县政府的倾情倾力支持,天水农校全体师生将继续秉承“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努力“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以回报清水33万人民的厚爱。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