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赛场尽出彩
——天水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侧记

12月4日,天水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在6个赛点拉开帷幕,经过两天的激烈比赛,5日下午圆满落幕。本届比赛以规模大、项目多、组织严密、参赛队员竞技水平高等特点刷出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的“亮色”。

本届大赛由天水市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共设10个专业大类,54个比赛项目,6个赛点。参赛代表队共11个,参赛选手2578人。抽调评委287人,组委会成员、市派巡视员、各赛点竞赛组成员和工作人员等120人。

12月4日上午,市政府副市长王燕、市政府副秘书长米万平到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本部巡视,王燕一行现场观看了讲故事、歌曲表演、歌曲弹唱、中国舞表演,详细了解了学生参赛情况。她强调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既是对我市职业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一次检验,更是展示学生技能的平台,要把技能竞赛作为学校发展的试金石,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高职衔接上下功夫,积极构建结构合理、适应需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更多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据了解,本届大赛新增了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3D打印技术等5个项目,这些项目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全省大赛项目、我市部分中职学校适应市场需求新开设专业等因素,赛点放在实训条件和专业建设较好的学校,参赛选手79人。

在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赛点进行的物联网项目赛场看到,几名学生正在搭建网络,一位来自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评委老师介绍,这个专业是他们学校开设的新专业,由于本校没有实训条件,机电学院的实训基地两校共享,他带学生到机电学院进行实操训练。

天水市教育局副局长王奎介绍,在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大赛组委会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和路径,积累好的经验,大赛的流程也逐步发育成熟和饱满。近两年借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资源优势,把赛场设在两所学院的实训基地,一方面充分发挥了现代化实训设备与高水平师资的优势,另一方面,让参赛学生感受高职学院的文化,培养了学生热爱职业教育的情怀。今年两所学院承担了37个竞赛项目,参赛选手1279人,占全市参赛总人数的49.6 %。

通过国家、省、市、校四级大赛的举办,充分展示了我市中职学校的骨干专业实力和学生风采,我市代表队连续2年在全省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建筑CAD、电子商务、护理等专业学生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大赛不仅提升了学校专业建设的层次和水平,而且为学生升学就业打开了通道。

近几年,设立赛点的学校以承办技能大赛为契机,不断强化实训场馆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训力度,建立技能大赛命题、评委等数据库,探索提升大赛效率的办法,营造了良好的比赛环境。

记者在省机电学院赛点看到,校园内悬挂各种宣传励志标语,各路口有通向赛场的引导标志,营造了良好的比赛氛围。往年天水市卫生学校的考生从候考室到考场,需要有专人叫号引导,今年学校为方便学生参赛,专门安装了医院叫号就诊系统软件,考生一看候考室电子屏的排序一目了然。给参赛学生提供方便。

经过多年的历练,全市各中职学校赛前训练、选拔队员等方面也积累了较丰富的参赛经验,充分发挥本校品牌专业和实训基地、专业教师、特长学生等方面的优势,提升了全市职业技能大赛的整体水平,为选拔参加全省大赛的选手创造了良好条件。

记者在秦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烹饪项目赛场看到,冷拼、热菜、面点三个小项目共30人参赛。经过两个小时左右的比拼,选手们做出的精美食品让人眼前一亮,据评委现场点评,今年参赛选手的作品无论从创意、花色、刀工、菜品等哪个方面看,不仅吸收传承了传统厨艺,而且凸显了创新元素,整体都比往年有了明显进步,充分展示了中职学校学生的职业风采和聪明智慧。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比赛现场)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