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教育>>正文
写在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
(2019/9/17 8:15:06)  来源:甘肃日报  打印本页

坚守西部大地 建设一流大学
——写在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2019年9月17日,兰州大学迎来了建校110周年的日子。

细数这所大学的发展史,会发现它与国家命运,西部建设,甘肃发展密不可分。

解读这所中国最西端“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的“成长密码”,会发现这样一组词汇:坚守西部、追求卓越、逆境突围、争创一流。

地处西部,让这所大学的发展之路注定充满艰辛;根植西部,也让这所大学有了独特的研究方向和使命担当。

建校110周年的兰州大学依然年轻,它正在以全新姿态和面貌,走进新时代,迎来新发展。

坚守西部的执着担当

在兰州大学逸夫生物楼一楼大厅,一尊铜像安静地立在那里,注视着来往的学子。

这位手持书卷的老人是我国著名植物细胞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的奠基人郑国锠。从1951年留学归国,到2012年在兰州去世,郑国锠坚守西部教书育人61年。

当初,在郑国锠回国时,南开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和兰州大学都邀请他与妻子去任教。他们最后决定来兰大。

郑国锠说:“如果只是为了优越的条件,完全可以留在美国。既然选择回来,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创建于1909年的兰州大学,前身是甘肃法政学堂,后几经变化,1946年在原国立甘肃学院基础上建立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兰州大学迅速发展壮大,在高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60年被党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所大学。

随着党和国家对西部建设、开发的高度重视,兰州大学自觉地承担起国家赋予的责任。一代又一代的兰大人,像郑国锠一样,扎根西部这块并不富裕的土地,在他们的执着坚守下,兰州大学形成了固有办学方向和鲜明特色。

兰州大学生物系1957届毕业生刘铭庭,毕业前主动给时任高教部部长写信,要求“把自己的青春献给社会主义最壮丽的事业”。此后62年扎根新疆沙漠植树治贫,坚守出一方绿洲,是全世界在防治荒漠化领域获得国际奖项最多的科学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尊称为“刘红柳”。

2003年,已在美国学习工作12年的气象学家黄建平,接受导师丑纪范院士“以国家需求为己任”的召唤,义无反顾地回到兰州大学。经过16年不懈努力,他化地域劣势为科研优势,获得大气领域唯一的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带出了全国高校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使兰大的大气科学进入一流建设学科。

据统计,110年来兰州大学为社会输送了37万多名各类人才,每年招生中西部生源和农村生源占到近50%,少数民族生源接近10%;每年有超过50%的毕业生选择留在西部工作创业或继续深造,其中博士毕业生在西部就业的比例高达70%以上,为西部各个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追求卓越的学术抱负

今年5月2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该研究成果通过一块人类下颌骨化石,将人类在青藏高原的活动时间从4万年前推至16万年前,为进一步揭示现代藏族和夏尔巴人群的高海拔环境适应基因来源提供了新线索。

类似这样走在国际前沿的科研成果,在兰州大学还有很多。这所地处西部的大学,始终把解决甘肃、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作为重要任务,把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书写在中国大地上。

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名誉院长任继周建立的草原分类体系,较国外同类研究早了八年;他建立的草地农业系统,在我国食物安全、环境建设和草业管理方面展示了巨大潜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在青藏高原冰川、黄河起源与地貌演化、第四纪黄土、高原隆升及其对我国自然环境形成的影响等方面提出许多有国际影响的观点,他的学生秦大河、姚檀栋、陈发虎等相继成为院士,书写了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的佳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团队以提高草地生态生产力为中心,在天然草地退化治理和栽培草地植物病害防治等领域取得重大研究成果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培育出的优质牧草“腾格里”无芒隐子草、紫花苜蓿等在西部大面积种植,帮助大批农牧民走上致富道路。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熙萌教授团队承担的嫦娥四号软着陆关键装置——伽玛关机敏感器近月面测高曲线以及月球着陆环境影响的仿真工作,首次实现了人类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这一成果还将应用于嫦娥五号首次月面软着陆及返回任务。

把西部的地域特色和重大战略需求,转化为自身的学科优势,兰州大学研究人员突破条件、地域的制约,以超乎寻常的努力,走在了国际科学前沿,用毅力、耐力、实力,书写了兰州大学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逆境突围的艰苦努力

自建校之初,兰州大学就一直面临着环境相对落后、高质量师资和生源缺乏、办学经费不足等困难。能否在不利条件下办出高水平大学,一直是兰州大学努力破解的难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兰州大学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许多海归学者、来自北京上海等地名校的优秀教师和毕业生,无怨无悔地来到这里工作。

缺少实验室,师生们自己建造; 没有仪器设备,师生们自己研制; 缺乏图书资料,师生们就动手抄写。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兰大的一批学科和研究工作仍然达到国内高校的前沿水平。

中国有机化学的开创者之一朱子清教授与助手黄文魁、陈耀祖等,举家从复旦大学西迁来兰,与留学归国的刘有成教授等一起创建了兰大的有机化学专业。朱子清、黄文魁还成功合成贝母碱,195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成果奖。

理论物理学家段一士、葛墨林潜心从事经典规范场理论的研究,得到杨振宁的高度评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兰州大学许多优秀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坚持科研报国,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兰大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核物理等学科就有23项成果获奖。

改革开放以来,兰州大学也因“有骨气有韧劲”、投入产出比高、人才培养质量好,特别是学风扎实,赢得社会的良好口碑。

上世纪八十年代,兰大创造了在选拔物理、化学专业赴美研究生的全国考试中“状元多”的佳绩;

自恢复高考以来,兰大走出的毕业生,当选两院院士、成为“杰青”的数量,在全国高校中均居前列;

学校教师在国际有影响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一度进入全国高校前三。

这一切的成绩都得益于兰大“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特有精神和文化。

争创一流的不懈奋斗

2017年,兰州大学首批入选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A类),其中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兰州大学以4个一流学科为抓手,建立了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态安全与区域发展、草地农业、数理科学、敦煌丝路文明与西北民族社会学、医学7个特色鲜明的学科群,这些学科群涵盖了全校超过85%的学科。

兰州大学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太极计划、泛第三极国家实验室建设和子午工程等国家行动,建立了引力波、厚普单分子、祁连山生态变化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成立了国家核产业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中心、生态学创新研究院、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稀土功能材料研究院、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

兰大以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区为重点,辐射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构建了全国高校首个科学观测研究站管理及数据共享服务平台综合体。

这些研究平台和科研项目,为兰州大学的“双一流”之路,提供了深厚的基础。

曾几何时,兰州大学人才流失严重。为破解人才困境,学校启动实施《萃英人才建设计划》,人才状况开始回暖。特别是近年来,兰大实施“远者来、近者悦”的人才战略,推进分类考核评价和绩效津贴改革,优化“一人一议”的绿色通道和“一人一策”的保姆式服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国际化途径,加大培养和吸引高端优秀人才的力度。

短短5年间,兰大新增两院院士8名、引进副教授以上人员282人,并且从丹麦、加拿大等国分别引进侯小琳、刘志毅等教授;聘任厦门大学邬大光教授、北京大学甘培忠教授、清华大学任丰原教授、新华社江苏分社原社长冯诚等,分别担任相关学院院长,使事业发展面貌为之一新。

目前,兰州大学共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40个。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全校有6个学科进入其所在学科前10名,其中草学学科位列第一,生态学进入前3名。截至2019年3月,学校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达到12个。

“双一流”建设,为这所有着110年历史的名校注入了全新的发展活力。兰州大学党委书记袁占亭说:“在谋求兰州城市富足振兴、解决甘肃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服务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方面,兰大必须发挥智库和支撑作用。这既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举措,也是为自己破解困局、创造发展的良好机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兰州大学全校上下正发扬“坚守奋斗”的自强精神,守初心对标一流,补短板寻求突破,在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相 关 新 闻

·兰州大学投入13.64亿元助贫困学子完成学业·兰州大学接受1.25亿元校友捐赠
·新时代兰州大学发展论坛举办·兰州大学构建人才“小绿洲”调查
·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全球接力跑活动(天水站)开跑(图)·兰州大学“双一流”建设既“高大上”又“接地气”
·兰州大学天水同仁文化旅游促进会成立(图)·江隆基:带领兰州大学进入“黄金时代”
·兰州大学研究成果应用于嫦娥四号任务·兰州大学新增三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

新 闻 推 荐

天水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工作会

·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伊朗外交部表示鲁哈尼不会在联大期间与特朗普会面
·火车坐过站怎么办?放心,可以免费送回
·美丽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八
·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第二次联合演练圆满结束
·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调研(图)
·中宣部新命名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特朗普授权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应对沙特石油设施遭袭
·习近平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
·伊朗革命卫队:有能力打击2000公里内美军基地和舰艇
·韩国或数日内将日本从“白色清单”除名
最 新 图 片
天水市第一幼儿园庆祝第35个教师节活动掠影 减负、治校闹、换教材……开学季,这些变化 天水师范学院隆重召开庆祝建党98周年暨表彰 毕业季,这些最靓毕业照拍照姿势你打卡了吗 教育部就2019年第1号留学预警答记者问(图) 天水师范学院举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20

 天水资讯

·写在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之际
·天水市教育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读书班
·天水师院举行北京林业大学捐赠红花玉兰树种植仪式(图
·天水市教育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
·天水师范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
·天水师范学院有序推进“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项
·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光彦来天水师院调研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
·麦积区道南小学举行庆祝第35个教师节活动(图)
·天水市第一幼儿园庆祝第35个教师节活动掠影(图)
·天水农业学校召开2019年迎新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图)
·天水农业学校召开2019级新生军训动员大会(图)
·天水农业学校开展中职生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图)

 文化历史
·中秋佳节,品味总书记讲话中引用过的经典诗词
·赏月拜月、吃月饼……你记忆里的中秋节什么样?
·立夏习俗知多少?食用五色饭 “称人”以验肥瘦
·“杨花落尽子规啼”:20日16时55分“谷雨”(图)
·原来你是这样的清明节
·21日5时58分“春分”:百花争明媚,莫负好春光
·“二月二”民俗专家详解“龙抬头”
·2月19日7时4分“雨水”:春雨脉脉,柳丝含烟
·民俗专家:正月初七“人的生日” 源于女娲创世神话
·大年初五|今天为什么要“破”它?
·大年初二|有种温暖叫回娘家
·农历正月初二:“迎婿日”习俗知多少?
·农历一月为何叫“正月”?
·大年初一话拜年:从跪拜礼到红包雨 你打算怎么过?
·“除夕”北方为何吃饺子,南方食年糕?
 博 客
·郭柏林:诗意年华
·我默许了所有
·八月七日夜吟
·岷山军工精神
·李晓东:绝句•一瞥
·郭柏林:秋韵芳华 
·佟家宝:翠湖鹭影
·杨迎勋:吟 秋
 播 客

·袁丫丫代言武山豆角
·《我和我的祖国》
·杨彦东:初冬牧场
·秀金山风光
·进入天水古村落
·温家峡红叶
·高原:渔家傲
·为劳动者“送清凉”
 娱 乐

·哪吒是哪里人?四地均称“哪吒故里”(图)
·星援APP被查 大批流量明星微博“人气”猛跌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图)
·解读奥斯卡:获最佳的不只《绿皮书》,还有中国力量
·新华国际时评:呵护中国科幻走向世界的每一步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元宵晚会》即将绚丽登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元宵晚会节目单来啦!
·中国演员获第69届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图)
·2019春节档电影盘点:票房口碑双丰收
·《流浪地球》C位,国产科幻“出道”(图)

 社 会
·8日6时17分“白露”:露从今夜白,天自此日凉
·联邦快递涉嫌非法收寄管制刀具
·北京警方通报女司机堵塞医院急救通道案件进展
·天凉好个秋:8月23日18时2分“处暑”(图)
·瓜农抓贼倒赔300元?鹤壁警方:涉事民警停职
·青岛一幼儿园外教猥亵儿童一审获刑5年并驱逐出境
·窃取上亿条游戏社交账户信息 江苏徐州抓捕75人
·气象学家:2019年将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年份之
·疯狂的套路贷:“砍头息”+软暴力滋生黑产业
·23日10时50分“大暑”: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50006 Copyright 2005-2006  天水在线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938-8218028 13893879576 QQ:57530489 邮箱:tswj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