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海丽是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2015级10班学生。1995年,杜海丽出生在天水市清水县红堡镇杜川村。自有记忆起,她的生活中只有身体不好的爷爷奶奶和略有残疾的父亲相伴。尽管没有妈妈的贴心照顾,尽管因为亲人的身体原因而导致生活物质匮乏,但小海丽在亲人的精心呵护下,依然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可屋漏偏逢连阴雨,重重灾难在海丽6岁时接连袭来。三年间,爷爷、爸爸、奶奶相继离世,10岁的海丽从此成了孤儿,生活中的温暖与平和也就此离开了她,贫穷的家没有给她留下任何赖以生存的东西。为了生存,为了填饱肚子,尚在小学上学的海丽不得不半工半读。她年龄太小,做不了重活,只能帮村人干点小零活,赚顿饭吃。就这样,幼小的身影常常辗转在附近的几个村子里,有一顿,没一顿,饥一顿,饱一顿,杜海丽坚持到小学毕业了。无人照管,无人约束的杜海丽为了生计彻底辍学了,尽管是那么渴望坐在教室里读书,但现实是残酷的,她帮工、她乞讨,她捡拾垃圾,亲人留下的房子已经破败不堪,没有亲人的家也是冰冷的,那里不是她每天期望回归的目的地。她开始居无定所,走哪儿歇哪儿,房檐下,麦草垛都曾是她夜晚的居住地。她在艰难的求生存。

15岁时,漂泊多年的少女终于结束了她的流浪生涯,她遇到了生命中最疼爱她的第四人——大婆。老人家随子女一直居住在白银,叶落归根,人老恋家。大婆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见到了孤苦无依的海丽,善良的老人付出了她心底的爱,给杜海丽冰冷的生活带来了一丝温暖,结束了她的流浪生活。杜海丽高兴的与大婆生活在一起,她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的温情,与大婆有了深深的感情。生活安定了,杜海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幸福。好事连连,17岁时,幸福再次眷顾了她,她被清水县民政局送到兰州商业学校读计算机专业,她再一次开始了边打工边学习的生活。走出家乡,她的眼界开阔了,对于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文化知识也有了新的理解,她给自己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上进的她不满足于中专学习,报了自学考试,想拿到专科文凭,改变自己的学历,增长自己的学识。但终究因为生活原因,边打工边上学,没有任何外援的生活毕竟不能长久,无奈的杜海丽迫不得已再次离开学校,走上纯粹的打工之路,北京、上海、昆山、广州、成都等地,都留下了她的足迹。打工过程中,那些老板和同事大都怜惜她,照顾她,与她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她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追求,还是想再次捡起课本,回到学校追寻梦想,她想做一个老师。为了这个梦想,她努力工作,终于攒了些钱,听从好心人的建议,已经19岁的杜海丽,来到了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选择学前教育专业,希望学到一些专业知识,能够胜任教师职业。

在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杜海丽享受到国家对中职学生的优惠政策,免学费并且每学期还补贴有一千元的助学金。学校领导知道了她的事情,给予她诸多的关注与帮助,了解到她的特殊情况,走访她家,看到了她那破破烂烂的家,心酸不已,为了减轻她的经济负担,学校决定再免去她的学杂费和住宿费。班主任老师也多方指导她,帮助她,体恤她,同学们也关爱她。在这充满温情的学校里,杜海丽不仅得到了继续求学的机会,还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她能够全力以赴的投入学习,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喜悦。多年的苦难生活让她自强、自立、虑事周到,与其他同学相比,杜海丽爱操心,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她性格乐观,懂事明理,身上满满的正能量,以大姐姐的角色严格的要求班里的同学们,照顾着班里的同学们。她赢得了这些小妹妹们的尊重与敬爱,她当了班长,管理全班事务。每当班里有同学觉得学习太苦,以家庭困难做借口想退学,杜海丽常以身作则,进行劝导,使同学能够放下思想包袱,快乐健康的成长。是啊,再苦再难,家有父母亲人,谁能比家徒四壁、举目无亲的杜海丽更难。

在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班主任老师带领全班同学给她过生日,杜海丽深受感动。她们唱歌,她们拥抱,从内心深处给予她最大的关爱。这个在人生的诸多苦难面前咬紧牙关追求梦想的女孩儿,倍受感动。老师、同学都是她的亲人,甚至于在填表时,监护人一栏她毫不犹豫写上了班主任老师的名字。

在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杜海丽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优秀,在学校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她从坎坷的困境中走出来了。她努力的生活,努力的创造自己的未来。她坚强、她倔强,走南闯北的她不向命运屈服,不经历风雨怎得见彩虹,她用自强不息的行动告慰远逝的亲人。她热情,善良,对生活充满希望,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对她的善意,回报曾经关心和帮助过她的人,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献血活动,也多次走上街道的移动献血车,期望用自己体内的鲜血挽救那些濒危的生命,那一本本的无偿献血证无不彰显她的爱心。杜海丽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公益组织,去大山里关注那些留守儿童,资助那些贫困的孩子,用自己学得的知识教那些孩子们学习;她去敬老院帮忙照顾那些孤寡老人,和那些寂寞的老人聊天,帮他们梳洗。杜海丽多次被甘肃省雨露爱心志愿者协会评为“优秀志愿积极分子”,被天水市心连心协会评为优秀志愿者。

善良的杜海丽每每看到大街上的流浪者,她总免不了一番感叹,尽自己所能去资助。2017年的暑假,年年放假都在外打工赚取生活费的海丽今年放弃外出工作,应学校招生办公室之邀临时帮助招生。8月4日这天她去学校一分部上班,一下公交车,就看到了在校门边的花园地上躺着一个人,路上行人来来往往,但没有人停下他的脚步问讯。杜海丽着急了,忙跑过去,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晕倒在地上。杜海丽叫醒了她,经了解,知道她叫侯瑞丽,甘肃省静宁县人,从家乡来到天水找工作,诸事不顺,工作没找到,钱用完了,饿晕了。知道这个情况,尽管杜海丽心有疑虑,怕遇到的是骗子,但善良的她依然将侯瑞丽扶到学校招生办公室,让她休息,给她买了吃的东西,等她缓过劲来带她去七里墩派出所寻求帮助,又帮忙送去天水市救助站,寻找其家人,并帮忙联系其居住所在地的政府和民政部门,直到彻底安排好了侯瑞丽,杜海丽才放心回到学校。很快,侯瑞丽被家人接回去了,家人们万分感激,送来锦旗,对杜海丽表示感谢与敬意。

杜海丽生活在职校,成长很快,她是老师们的好帮手,她所在的班级被评为文明班级,她是女孩子们的大姐姐,更是女孩子们的好榜样,她被评为优秀班干部。她在学习方面以刻苦迎接一切挑战,不擅长,不会,没关系,在教室,在操场,在宿舍,常常都能看到她刻苦学习的身影。她的懂事、明理、善良、刻苦换来了累累硕果:2016年,杜海丽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同年其作品《有志者,事竟成》被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组委会评为职业规划类优秀奖;2017年,小学毕业的杜海丽凭着那股韧劲,凭着刻苦勤奋拿到了兰州财经大学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毕业证。同年9月,在全校师生大会上,杜海丽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动情表达了对于学校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之情,细数自己为了实现教师梦所做的努力,以自己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引领同学们共同进步。10月,校团委推荐杜海丽同学参加2017年全国“最美中职生”评选。11月,杜海丽同学被学校授予“乐于助人优秀学生” 的称号,学校决定还给予她2000元的现金奖励。
毫无疑问,杜海丽是优秀的,在天水市职业技术学校怀着一颗真诚友善的心快乐健康地成长着,追求自己的梦想。

(助人为乐)

(愉快的学校生活)

(获奖证书)

(献血证)

(帮助残疾人)

(帮助老人)

(与小学生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