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农校校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甘肃省农林牧渔类专业学科课程组组长单位,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积极开展了集团化办学。2015年11月,天水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在学校挂牌成立,现有成员单位22家,其中学校9家,科研机构3家,企业10家。同时,学校还结合自身专业建设,参加了甘肃省信息技术职教集团、甘肃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甘肃省汽车行业职教集团、甘肃省资源环境职教集团等10个职教集团。
1、深化协同发展,提升服务能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甘肃省教育厅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进集团化综合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10月甘肃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一届四次暨天水农业职教集团一届二次会议在学校召开,大会的主题是“服务精准扶贫脱贫,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甘肃省现代农业集团理事长李敏骞教授作了《合作共赢 协同发展 开创集团化办学新局面》的主题讲话,集团成员单位代表聆听了专家报告并考察了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进一步深化合作,提升集团服务能力奠定了基础。

2、实践交流总结,完善培养模式
学校不仅积极参与省级集团内所属中高职院校积极开展的合作育人、协同发展工作,而且还带动天水农业职教集团各成员学校,通过单招、转段、参加职高升学考试等多种形式,圆了同学们的大学梦,成长为技能型创业人才 。一些优秀毕业生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考取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海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研究生,实现了由中职、高职、本科到研究生的华丽转身。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天水农业职教集团内中职学校步入高校的毕业生达1000余人,为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天水师范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输送了大量合格人才。学校作为天水农业职教集团代表,在全省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中高职贯通工作的思考》的发言,介绍了天水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思考,在深化推进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中进行了多方位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3、依托集团资源,实现开发共享
依托学校涉农专业开放型共享实训基地,为秦安郭嘉农中、秦安古城农中、甘谷金山农中、麦积职专等7所县级职校提供学生实训、师资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提升等服务,对全市涉农专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实训基地已连续承办了6届天水市中职学校学生农林牧渔类技能大赛,设立种子质量检测、艺术插花、农机维修、园林植物修剪4个比赛项目,积极为区域中职学校师生提供服务。累计参赛学生达2500多人。近两年获得市级一等奖136人,二等奖234人,三等奖345人。特别是艺术插花、种子质量检测、农机维修3个项目成绩尤为突出,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获奖率达到96.3%,全面展示了我市农业职业教育办学成果和师生风采,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增强了农业职业教育吸引力。为配合清水县精准扶贫开发,集团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了焊工、果树工、家政服务员、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4个初级工种共1457人的技能鉴定和果树工、汽车维修工、车工、电子仪器仪表装配工等7个中级工种共744人的技能鉴定工作,推动了区域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开展科研培训,实现集团提升
2016年,集团与省农科院一起成功举办了陇东南片区小麦品种观摩会。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共选报软科学课题10个,研究性课题4个,兰天34号、35号两个冬小麦新品种通过了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验收审定。《抗条锈、抗白粉、丰产小麦品种兰天30号育成及推广》项目获甘肃省农林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与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和清水县委县政府合作,成功举办了林果种植、蔬菜种植、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电子商务等各类培训班25期,培训学员2249人(次),探索出了一套“专家讲授、操作示范、案例分析、学员交流、参观学习、总结考核”为一体的培训模式,提升了集团服务就业创业的能力和产业发展方向转变的能力。
(五)创办集团刊物,搭建交流平台
为了进一步展示集团化办学成果,促进集团内部学术交流,加大集团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教法探讨、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招生与就业、信息发布等领域的研究,展现企业文化和校园风采,经天水市文化文物旅游局批准,集团创建了由天水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天水农业学校主办的市级期刊《天水农业职教》,组建了由集团各理事单位法人代表为委员的编辑委员会,设置了刊首寄语、职教经纬、学术科普、教育教学、 典型案例等版块。《天水农业职教》的成功创刊,标志着天水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发展迈上了新征程,为进一步丰富集团发展内涵、提升集团发展实力、助推天水脱贫攻坚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