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4月28日,2017年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启动仪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天水市举行。省教育厅总督学李晶、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宏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上,刘宏宣读《关于同意甘肃省教育厅申请承担2017年度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回函》并宣布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甘肃项目启动。
李晶在讲话中指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后人”的事业,是保护国家语言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甘肃省历史悠久,语言资源十分丰富,认真做好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对于客观地了解我省的语言状况、保存我省语言文化资源、传承地方优秀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深远意义。
兰州城市学院副校长、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语保工程甘肃项目首席专家莫超介绍甘肃省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成员、语保工程甘肃项目首席专家雒鹏介绍甘肃省语言资源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并展示2016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甘肃语保项目成果资料。
据了解,2015年5月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12月,甘肃省教育厅、省语委印发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5年甘肃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实施方案》。此次甘肃省启动的10个汉语方言调查点涉及永靖、靖远、康县、红古区、榆中、会宁、临洮、清水、凉州、甘州等县区,来自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城市学院、河西学院等6所高校的专家将组建团队,针对兰银官话、中原官话、西南官话不同片区的方言进行调查。在调查中,各团队将在各地公开征招发音人,并对发音人的方言进行记音、录音、摄像,并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语音转写和口头文化的整理工作,为保存、展示方言提供支撑。

全省14个市(州)的语委办主任、语管科(科长),承担2017年语保项目各课题组负责人及调查点所在县(区)语委办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