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0日,甘肃工职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第二十八个教师节并表彰奖励过去一年里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并为从教满25年、30年的教职工颁发荣誉证书。

受表彰的先进集体
校党委书记王志年、校长曹爱明、党委副书记郭建忠、副校长鲁挑建、杨华、徐凯、李玉生及校长助理罗增智等领导出席庆祝及表彰大会,全体教职员工和部分学生代表共900余人参加。

党委书记王志年出席大会
会议为从教满25年、30年的教职工颁发了荣誉证书,表彰了8个先进集体、20名优秀教师和13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郭建忠主持,鲁挑建副校长宣读表彰决定,曹爱明校长在大会上讲话。

校长曹爱明讲话
曹爱明在讲话中代表校党委、行政,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后勤服务岗位上的全体教师及广大干部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在教育战线默默奉献、任劳任怨,教龄满25年、30年的各位同仁致以衷心的感谢!向为学校建设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的离退休老教师、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受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建校三十余年来,工职学院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继承和发扬核工业的传统,将自己的职责、使命同国家的强盛,祖国的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命运与人民的教育事业融为一体,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才智和心血,为教育事业和学校的发展投入了满腔热情,为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倾注了无比爱心,充分展示了人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高尚的情操、勤劳的品质和勇于奉献、甘于吃苦的牺牲精神!实践证明,学校的教职员工是一支值得信赖、最可依靠的队伍,是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根本力量。
曹校长在讲话中指出,今天受到表彰的教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仍有许许多多在我们身边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们,同样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培养了一代又一代英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他们做出的贡献成为学校发展源源不竭的动力,他们的感人事迹将永远铭刻在学校发展前行的历史进程中。

受表彰的优秀教育工作者
曹校长强调,自去年以来,在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师资建设、后勤保障、社会服务、校园基础建设和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今年下半年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当前,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改工作得以进一步推进,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成绩;学生在全国性技能竞赛中屡次夺取大奖;招生工作成果喜人,新生注册报到人数达3200人,创历史最好成绩;校园建设突飞猛进,新体育场按时完工,地质博物馆开馆迎宾,图书馆搬迁即将使用;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2012中国西部旅游研讨会和2012年天水火山研讨会如期举办并获得好评,天水市第三届中学生运动会在我校圆满举办;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阶段成果显著。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位老师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分不开,与全体教职工的辛勤努力分不开。

学校为从教25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曹校长指出,当我们欢庆教师节的时候,我们也应看到,学校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还很繁重。尤其是,10月份我校即将接受教育部第二次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这是我校今年要完成的重点工作。重任在肩,曙光在前,在这新的历史起点上,代表校党委、行政向全校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
一要为人师表、律己修德。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只有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不仅注重教书,更加注重育人,不仅注重言传,更加注重身教,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诲人不倦,耐心指导,因材施教,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以自己的深厚学识去教育学生,以自己的高尚情操去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一切为了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办学理念。

学校为从教30年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二要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仅仅会教、愿教是不够的,还要善教、乐教;仅仅满足于做技术娴熟的“教书匠”是不够的,更要努力成为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要成为合格的教育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始终保持对新知识的渴求,刻苦钻研业务,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踊跃投身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实践,大力提升教育质量。只有我们的教师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展现“精心教书、潜心育人、爱心服务”的良好教风。
三要勇担责任、服务社会。人民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表率,也应成为社会的表率。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切实承担教育者的社会责任,依法履行教师职责,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自觉承担社会义务,主动提供专业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为文化传承创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学校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