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狄保荣先生应邀来甘肃工业职院考察调研,并于9月6日下午在东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德国职业教育对我们的启示》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教务处王小明处长主持,学院领导、师生共400多人听取了报告。

狄保荣研究员作报告
狄保荣研究员的报告从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入手,充分肯定了我国职业教育经过近三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指出,与德国的职业教育相比,我们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对他人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接下来,狄保荣研究员介绍了以“以政府在政策、法律以及经费方面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学校配合实施人才培养的”德国“双元制”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德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若干环节进行对比并作了重点分析。

行动导向、任务驱动和项目引领教学模式
狄保荣认为,作为世界发达国家和曾是世界最大出口国的德国,之所以在两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能够迅速崛起,除了诸多重要因素之外,实施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是德国发展的“秘密武器”。正由于德国的特殊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德国学校不论是双元制学校还是应用技术大学和正在逐渐兴起的双元制大学,都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方面突出与国家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社会需求的高度结合。

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特点
狄保荣指出,德国职业教育取得的杰出成就值得我们借鉴。当前在全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正进行剧烈的变革,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勇于应对挑战。对照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经验,我们应发挥优势,取长补短,打破常规,深化改革,开拓出一条中国职业教育的创新之路。

报告会后,狄保荣先生同在场师生进行了现场互动,对于师生的踊跃提问,一一作了精彩回答。
狄保荣先生的讲座充满浓厚的学术氛围,内容深刻,富于哲学的思辨性,深受在场师生的好评。

附:狄保荣先生简介
狄保荣(1955— ),男,汉族,山东曲阜人,研究员,现任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兼任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旅游局旅游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组成员、山东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山东省旅游协会教育分会会长、山东省旅游饭店协会副会长和山东省烹饪协会副会长、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等职。
教育经历:1985年07月毕业于河北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8年9月-1989年6月在德国巴伐利亚宾馆学校学习酒店管理;1990年5月-1990年7月参加国家旅游局举办的餐饮管理师资培训班,获培训师资格。
教研成果:狄保荣同志长期从事旅游教育工作,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该同志认真钻研旅游业务,深入探讨旅游人才培养和全面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规律,他撰写的《感受细微化服务》、《注重员工观念培育提升酒店竞争力》、《如何进行人力资源开发》、《职业教育应适应行业需求》、《开拓海外实习就业渠道 培养国际化旅游人才》、《旅游职业教育国际化研究综述》等文章分别在“饭店现代化”、“中国旅游报”、“教育与职业”、“山东社会科学”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编写的教材《现代饭店与饭店服务》、《现代饭店与饭店经营》、《社交礼仪》被部分旅游院校和企业使用。在旅游教育中率先提出了建设“人文化、数字化、生态化、国际化”旅游学院的目标,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立足国内,面向国外”进行旅游职业教育方面有很多创新举措。
获奖情况:2002年12月获得山东省人事厅、教育厅、劳动厅、省经贸委“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2006年5月获得山东省人事厅、山东省旅游局“全省旅游系统先进个人”、2007年3月获国家人事部、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 2008年8月获得美国优质服务科学学会颁发的五星钻石奖“个人杰出贡献奖”。
延伸阅读:http://www.sdts.net.cn/web/xbsz/20091103_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