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的老黄牛
——记扎根山区教育事业的王良满老师

年近半百的王良满老师,在距秦州区西南30多公里的齐寿中学工作,已扎根三尺讲台30余载。30多年来,他在历经农村教育的清贫和艰辛的同时,也饱尝了教书育人的幸福和喜悦。领导说他“实在、勤恳、无私”;同事称他“真诚、进取、热情”;学生赞他“善良、慈祥、渊博”。
王良满老师是帮助学困生的行家里手,他在多年的施教中,始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尤其注重学困生的教育和转化。2005年秋季,八年级学生曹芳军由于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王老师为此思考了几个晚上,为其制定了一套教育方法。之后,王良满主动接近曹芳军,多次找他谈心,和他交朋友,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并专门给他买了一套《上下五千年》丛书。在王良满的热心教育下,曹芳军痛改前非,认真学习,学习成绩逐步上升,由原来的倒数第4名跃居前16名。
王老师对待学困生不简单粗暴,而是耐心教育,找准症结,逐步转化。无论是谁,他都不畏路途遥远,一一登门家访,了解情况,给予教育和帮助,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2007年4月在《甘肃教育督导》上发表了《浅谈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2008年4月在《甘肃教育》上发表了《春风化雨转“后进”》。
王良满老师是教研教改的“领头雁”。在长期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好的方法和经验。在语文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写“广告词”、“申请书”等应用文,让学生感受语文的实用性。他还设计辩论题目,鼓励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创新,或口头或书面各抒己见,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他所教的语文课学生不仅爱学,而且学得好,教学效果显著。2005年至2006年,他连续两年荣获秦州区“中考先进个人”称号。
近十年来,他一直担任文科教研组长,积极组织教师开展说、授、评课等教研活动,主动承担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关心他们的成长,他培养的2名教师已成为区级骨干教师,有20多人成为学校的教学能手和标兵。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校教研活动水平和效果,他本人2003年在《天水日报教育周刊》上发表了《初中历史教法点滴》;2006年5月荣获全区“课改优质课”一等奖,10多次受到校级以上表彰奖励和荣誉称号。
如今,王良满已是桃李满天下,他的许多学生也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他们始终铭记着王良满的谆谆教诲,满怀信心扎根山区教育事业。( □马哲王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