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服务,做有温度的护理人
——记天水市二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团队

优质护理服务并非简单的护理,它更是护理人文的表现。在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二院),视患者如亲人、细心、耐心、无微不至的关心患者的事迹数不胜数。市二院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加强人才梯队建设、落实人才培养计划、全面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用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急患者所急,以患者为中心,建立起每个细节都为患者考虑到的思想意识,让患者就医舒心又安心。
在市二院,有一个特殊的科室,有别于住院部,又不同于门诊,那就是血透室。血透患者,需要依靠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来缓解症状维持生命的一个特殊群体,一面是对死亡的恐惧,一面饱含着对生命的渴望。特殊的科室,特殊的病患群体,给与了医护人员特殊的使命,那就是让生命一直延续下去。

市二院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团队通过推出优质护理服务举措,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患者治疗需求,让患者在透析期间感受到亲人般的照护,让优质护理服务深入人心。

扎实做好护理服务。血液净化中心护理人员每天早早就开始日常开机监测、安装管预冲、准备透析前的用物,确保科室各项治疗项目正常运行。血透患者因常年透析,需要医护人员更加悉心的安慰照护,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关爱。血透患者中老年人居多,本来行动就迟缓,再加上常年透析,骨质疏松、贫血都很严重,为防止跌倒摔伤,每次上下机护士们都会搀扶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进出,科室也为患者配备了轮椅,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服务。并将车接车送服务从市区延伸至周边村镇。
全面优化服务流程。血液净化中心在科主任、护士长的带领下,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使护理服务更加标准化、精细化。通过学习省级三甲医院的管理制度和血液净化操作规范,并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一整套切合实际的制度体系。从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到上下机操作规范,从环境消杀操作到特殊情况处置预案,从服务患者态度到患者服务评价等,每个环节、每个过程都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和量化评价细则,量化到每个细小环节,让大家学有榜样、干有标准,进一步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

强化学习分享提升。血液净化中心通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内部交流”等多种形式强化人员培训,迅速提高科室的整体护理水平。科室先后派出14名护理人员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去之前就明确了学习的重点方向和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让她们带着任务去,有目标的学,然后带着技术和经验回来,再以学习汇报的形式把学习成果传授给其他护理人员。护士长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培训考核仪器的专业操作,要求精益求精,每位护理人员都把自己的疑惑、特长和工作感悟以及好的建议开诚布公的提出来,大家互相交流、讨论,查询资料,取长补短,在团队的不断学习中共同进步,整体提高了科室的护理水平,明显改善了为患者服务的质量和能力。

心理护理增强信心。大多数血透患者因病痛折磨,容易抑郁焦虑,在就诊时会把不满的情绪发泄在护士身上,面对这些情况,血液净化中心的护士们通过专业指导、耐心讲解,心理安抚帮助患者重建信心。有些血透患者没有家属陪伴,护理人员如同家人一般,热饭、递水、端便盆不在话下。有一位外地的老奶奶过来透析,临走时拉着护士长的手说:“闺女,你们医院的护理服务是我去过好几家医院里最好的,护士对我太好了,太热情了,如果不是因为家在外地,我一定会选择留在你们这里治疗的”。

由于常规透析过程中会丢失部分葡萄糖,如果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未进食或食量过少,时常出现低血糖,血液净化中心为患者免费提供营养早餐、糖块等,来预防和缓解这一症状,科室不定期组织“肾友会”,为透析患者提供健康指导,每逢“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重大节日,透析室都会利用此难得的机会,给所有患者免费赠送富有节日气氛的精致食品和小礼品,如春风化雨般,在平常与平凡中,消融了病痛患者心中的焦虑、压抑、失落和悲观,落寞面孔不由的浮现出久违的灿烂笑容,心灵温暖的力量或许比冰冷的药水,苦涩的药片更能动人心弦,尊重与关怀更能弥补检验数据的严肃和理性,此时此刻的患者和家属能感受到自己家中亦难以得到的慰藉。
高秀娟护士长说到,作为一名血透护士,我们要比普通临床科室更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机器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数值,需要实时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变化,警惕一些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所以血透专科护士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临床护理知识,过硬的专科操作技术,还要具备强大的应急反应能力,能迅速反应、判断、处理发生的各种应急情况,印证那句“快、狠、准”。市二院血液净化中心始终把“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前提”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把制度承诺从墙上“请”下来,让优质服务从文件中“走”出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落实“护士床边工作制”,深化优质服务内涵,提升服务品质,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来源: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