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0日一早,挂任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的郭虎兵带领赵俊骥、何安吉2名骨科帮扶专家同县人民医院骨科医生一起开展业务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据了解这是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组团式帮扶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疗队进驻来开展的常态工作。

(郭虎兵院长带领骨科专家团队开展业务查房)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张家川县人民医院是根据中组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委部署“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要求,依托对口支援关系,选派专业对口、结构互补、协同高效的12名医疗帮扶团队,在张家川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1-2年的帮扶工作,选拔推荐1名高级职称的科室副主任挂任张家川县人民一医院院长职务,帮助张家川县人民医院优化管理架构,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绩效评价与薪酬分配体系,提高医院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认真推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加强远程医疗协作系统建设,逐步形成稳定共享联动的远程医疗体系,重点在远程视频会诊、教学查房、医学影像诊断等方面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共享。

(消化内科邰小凤医师为新入院患者进行检查)
立足医院实际,根据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常见病、多发病和近年县域外转率高的疾病等因素,确定重点帮扶专业,通过规范诊疗程序、拓展诊疗方法、引进适宜技术,结合实际需求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填补技术和业务空白。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大力推广临床适宜技术的应用,突破薄弱环节,补齐医疗技术短板,不断充实医疗服务内容和项目,提升科室综合能力。制定相关方案预案,提升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努力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神经内科医师王文婷开展查房指导)
帮扶队员合理安排岗位,严格按帮扶计划实施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从医院人才培养、新技术及新业务的开展、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升医院业务水平。通过派送人员进修、远程通讯协助等方式,为县医院培养人才、补齐短板。每名队员带教1-3名学员,以师带徒形式,手把手带教,培养骨干人才;每位队员按要求每月进行小讲课4次、教学查房1-2次、病例讨论1-2次;每天进行常规查房,对各科室常见病、多发病最新指南进行解读;指导本科室临床工作,进行病案点评、用药指导、手术方案确定等工作,规范科室医疗行为,促进科室逐渐正规化。

(内科系帮扶专家开展病例讨论)
近两月,医疗队开展高难度手术30余台,开展新技术6项,其中4项为张家川县首次开展,填补了张家川县骨科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开展示教手术20余例;处理疑难、重症病例30余例;进行胸痛救治单元建设、建立质控科各项工作制度、各级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建立门诊、住院病历(案)质量评分标准、建立《医疗质量控制方案》;根据“三级乙等”医院评审标准,建立和完善科室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讲解处方点评流程、点评要点,完成门急诊门诊处方点评300余份。

(肿瘤外科郭千弘医师为患者检查)

(超声科雷萍医师为患者检查)

(药剂科段宝霞审核处方)
(新闻来源: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