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疫情防控 一手抓复工复产
——直击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复诊”第一天

“您好,请戴好口罩”。
“请问您从哪儿来?”
“请打开您的健康码、行程码”。
“请问您哪儿不舒服,有没有发热、干咳、咽疼、鼻塞、流鼻涕等症状”。
……
经过简单的询问,患者可以直接通过闸机口进入,无需再验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
这是11月18日上午笔者在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入口闸机通道看到的一幕。

▲来院就诊人员逐渐增多

▲门诊抽血处秩序井然

▲超声科主任吴茂林为患者检查
据该院医务科负责人苟金平主任介绍,根据甘肃省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医疗救治组关于调整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有关措施的通知精神,医院立即启动“复诊”方案,所有诊室正常接诊,陆续恢复因疫情防控合并的部分住院病房,到院就诊患者无需持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医院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严格测量体温,指导患者正确佩戴合格口罩,查验健康码及行程码,询问流行病学史、旅居史,询问患者有无发热、干咳、咽痛、鼻塞、流鼻涕、眼部结膜炎、肌肉酸痛、味觉改变、嗅觉改变、腹泻等十大新冠病毒感染早期症状。

如患者有发热,健康码异常,或14天内去过中高风险区,或有任一新冠肺炎早期症状的,则按规定引导至发热门诊就诊。对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急危重症患者,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进行核酸检测,不得以疫情防控为由延误治疗或推诿急危重症患者。一般住院患者、陪护人员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办理入院手续,入院后7天1次核酸检测,采用混检方式进行。

▲平诊CT患者比往日明显增多
与此同时,医院及时调整本院职工核酸检测频次,重点科室(发热门诊、核酸采样点)工作人员隔天1次核酸检测,单采单检;其他工作人员7天1次核酸检测,采用混检方式进行。发热门诊工作人员实行闭环管理。

副院长袁超表示,随着市内公交运营车辆恢复正常,疫情防控工作也进入常态化,医院将严格按照省市联防联控办最新要求和市委关于“咬紧牙关、苦干实干,争分夺秒、全力冲刺,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工作赶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的有关要求,积极应对全面复工复产后患者就诊高峰,及时调整工作重点,进一步靠实院感防控责任,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确保正常诊疗秩序和医疗安全,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取药窗口工作人员逐渐忙碌了起来
上午9点多,随着来院就诊人员增多,副院长袁超带领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科室负责人先后到患者入口处、发热门诊、普通门诊各诊室、超声科、放射科、检验科、药房、自助挂号机、核酸采样处等窗口和诊室检查督导复诊情况,各诊室秩序井然,工作人员随时提醒:“请大家带好口罩、保持1米距离”。

▲候诊大厅秩序井然
超声科主任吴茂林说:随着全社会正式复工复产,今天来院就诊患者明显增多,且大家的防范意识明显增强,候诊大厅都能主动隔座就坐。

▲急诊科诊疗秩序恢复正常
据了解,该院当天门诊预检分诊5236人次,就诊1703人次,收治入院81人。超声及心电图检查检查559人次,CT及DR检查374人次,核酸检测964人次,发热门诊筛查26人次。

▲行政楼门口安装了健康码扫描装置

▲愿检尽检核酸采样处人员逐渐稀少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