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天水市中医医院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

10月19日,天水市输入1例新冠肺炎阳性病例,疫情防控形式陡然严峻。天水市中医医院党委积极号召全院党员干部担当表率在前,以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遭遇战。

19日以来,医院党委高度重视,连续召开3次院周会,传达天水市委、市卫健委紧急会议精神,向全院党员干部职工发出倡议书,要求全院上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把疫情防控与党史学习教育双促进、双推动,不断增强抗击疫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用抗疫一线的实际行动充分展现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全力保障天水人民生命健康。医院党委先后召开5次扩大会议专题研判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重点,对全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安排。医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靠前指挥,各项应急机制高效运转,各支部党员干部昼夜坚守,全院职工众志成城,疫情防控阵地扎实铺展开来。

疫情面前,全体党员争做疫情防控“战斗员”。院党委以机关三个支部党员为骨干,不断扩充党员、团员、普通职工、规培学生,强化组成天水市中医医院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在完成繁重日常工作的同时,义务参加疫情防控执勤,轮班参与入院人员体温筛查、核酸标本送检、预检分诊疏导、核酸检测点服务等工作。党员冲在一线、主动担当,全院上下团结一心、高质高效地完成了各项志愿服务工作,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遭遇战发生以后,医院核酸采集压力骤增。全院2个核酸采样室全部开放,医技、药械支部党员带头参加核酸采样和检测任务,每天工作12小时,不间断采集检测核酸样本。在PCR实验室,医技党支部党员带领PCR实验室工作人员,争分夺秒开展工作,为全市人民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果,10月17日至今累计完成核酸采样19770人次,完成筛查标本19002人次,为全市人民生命安全构筑了有效的屏障。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关键时期举行,按上级部门安排部署,天水市中医医院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保障育生中学、新华门小学考点疫情防控工作。在接到通知后,机关第一党支部紧急动员,组织人员、物资、车辆前往考点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完成采集核酸样本900多人次,顺利完成保障任务。

同时,机关第一党支部还积极动员,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保障全省、全市核酸采样人员储备,在医院医务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全院党员、职工踊跃报名、积极参加,上报储备全省核酸检测储备人员60名,全市核酸检测储备人员30名,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我市病例公布后,药械党支部迅速行动,第一时组织人员查看储备并及时补充所需物资,确保紧急情况下的药品物资供应。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加班加点,为兄弟单位、重点岗位、重点人群及社区志愿者免费制作发放扶正预防免煎颗粒5000余副,并在医院门诊大厅、住院部病房等场所提供“甘肃省中医药预防新冠肺炎方(2021版)”免费预防汤剂供医务人员、工作人员、门诊和住院患者饮用。
各临床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主动抓上级精神学习、积极抓党员干部职工思想动员、认真抓防控知识培训、严格抓防控措施落实,确保住院部闭环管理,保证疫情期间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近期住院病人较少的妇儿科党支部第一时间选派党员干部支援到门急诊党支部,为防控风险较大的急诊科补充了人员,加强了薄弱环节防控力量。

全院各支部精诚合作,选派采样人员、信息录入及保障人员、标本转运人员共50余人组成党员先锋队,队员们争分夺秒,24小时内在育生中学操场增设3个采样点,为全市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退休支部书记张建军,副书记葛建文带头坚守工作岗位,退休支部党员在做到按相关要求居家防护的同时,还坚持每日上报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时刻关注当前疫情防控态势,积极在支部群里讨论,为疫情防控工作建言献策。

院纪委主动作为,做好对全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监督责任,在全院传达学习了省纪委、市纪委关于进一步严明疫情防控工作纪律的通知精神,进一步严明党员干部职工疫情防控工作纪律,坚决做到“八个严禁”要求。同时,结合行政查房,组建督察组,每日深入临床一线及各职能科室,就防控工作方案、制度、流程、信息上报、预检分诊、感控消毒等疫情防控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疫情防控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天水市中医医院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全院职工精诚团结、挺身而出,以主动担当践行中医人的初心使命,进一步筑牢了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党旗所指,就是方向,天水市中医医院党员干部职工将以实际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助力全市打好打赢此次疫情防控遭遇战!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