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3日,由天水市科协、市卫健委主办,市中医药学会、市中医医院承办的“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医药发展研讨会暨天水市第二届学术年会在天水成功举办。大会以“传承中医药精髓、服务人民健康”为主题,围绕中医药传承的新发展、新模式、新经验等方面进行专题研讨,并邀请国内外及省市知名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弘扬中医国粹,传承宝贵临床经验。各县(区)科协、卫健局代表,市直各医院代表,四〇七医院代表,关中——天水经济区相关单位代表,优秀论文作者共计280余人参加会议。
甘肃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张炯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天水市委副书记杨小平为大会致欢迎词;天水市副市长汪小娟,甘肃省科协组宣部部长秦博、副部长王瑾、宝鸡市科协副主席张艳丽出席开幕式;市卫健委主任陈克孝宣读优秀论文获奖者,并由与会领导、专家颁奖;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李凤奇主持开幕式;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王志刚主持闭幕式。

张炯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省在疫情防控中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疗法得以广泛应用,充分展示了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水准、高质量和巨大潜力。近年来,甘肃省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进一步加强了甘肃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面对当前医疗机构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还需挖掘中医药精华,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打造中医和西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卫生健康模式。

杨小平强调,在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迎接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关键时刻举办“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医药发展研讨会暨天水市第二届学术年会”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及中医药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省内外专家学者对天水市中医药工作的鼓舞与促进。天水市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充分发挥中医药种植优势,将中医药产业作为全市支柱产业来打造,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全力培养中医学科带头人和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实现中医药资源大市向中医药强市跨越。

报告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党组成员,医学博士,全国著名消化内科专家樊代明以《疫后的医学发展思考》为题作了学术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整合医学的发展历程、现状、内涵、成果、趋势等。樊代明院士的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语言幽默,思想前卫,既有多年来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总结、对实践运用的升华提炼,也有对未来发展的理性思考和科学研判。现场参会人员掌声不断,气氛热烈,纷纷表示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
随后,陕西省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战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张耀圣,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三科主任王克穷,甘肃省中医院院长赵继荣分别以《以新冠肺炎为例谈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思路》《中医泌尿男科临证体会》《基于和法、方剂本源剂量治疗乙肝相关性肝癌28例回顾性研究》《加强中医院文化建设,提升中医院核心竞争力》为题做了学术报告。学术报告会后,优秀论文代表一一上台交流,畅所欲言。

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王志刚主持闭幕仪式。王志刚表示,此次学术年会紧凑而充实,学习气氛热烈,课题丰富,紧紧抓住了“传承中医药精髓、服务人民健康”这一主题,突出了中医特色,充分探讨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此次学术年会的成功举办,必将提高“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医药的发展及学术水平,为各级政府提供科学决策方面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刘军军)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