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容辞
——记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后勤科科长庞天宁

“快,需要马上到位”“把紫外线灯管马上送过来,联合救治组个人用品马上采购”……这是庞天宁同志防疫以来平时的工作状态。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召开紧急疫情动员会到集中收治新冠确诊患者至今,后勤总务科科长庞天宁已为临床一线持续服务了180个小时,平均每天工作14个小时 。
1月24日,农历腊月30,全院取消休假,战斗即将打响,在院领导的统一指挥下,身为共产党员的后勤总务科庞天宁同志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科室人员从1月24日开始,加班加点,先后在发热门诊、四病区、一病区安装紫外线消毒灯具30多套,完成了取暖设备专用电源安装,多次往返库房、宿舍及临床一线,了解实情,多方协商,克服一切困难做好保障工作。每一位后勤人也毫不松懈,拧成一股绳,默默无闻,冲锋上阵,为医者仁心打造了一座坚强的堡垒。
“疫情就是命令,医疗一线的紧急求助电话就是我们战斗的号角。”2月3日,我院集中收治两区新冠患者,联合救治组成员统一入住宾馆。因为是紧急召集,好多人员生活用品要及时准备。不管多晚,只要医务人员有需要,庞天宁同志就积极回应,总是第一时间将所需物品送到。
民政局于1月31日紧急向五院捐赠帐篷三顶,庞天宁同志带领后勤科人员及时协助搭建。该帐篷作为发热病人预检分诊处。为配合院感防护工作,在庞天宁的带领下后勤总务科对我院四病区、一病区、三病区进行了布局调整,包括水电安装、病床搬运、消毒、完善基础设施、临时物资供应等,由于人员紧张,在后勤总务科带领下全体人员上阵,加班加点,连瘦弱的女同志也搬起跟自己一般大的物品。傍晚6点,大家完不成工作,随便吃了几口饭,继续进行。
2月3日凌晨1时,麦积区政府给五院紧急协调盐酸80桶,每桶50斤,总共2吨,需要卸车入库。因为是深夜,为了不打搅其他人,庞天宁带领科室3人连夜卸载这批物资,全部搬运入库已是凌晨5点。而清晨8点他们还要继续上班,完成当天的工作。
作为后勤总务科科长,天水市第五人民医院联合救治组进入24小时全封闭状态后,每天近40余名医护人员三餐供应的艰巨任务,他主动请缨,从筹备到食品配送、验收等每一个细节,都身体力行,确保饮食安全到位。

在疫情期间,单位公车全部用来保障联合救治组成员的衣食住行。他就开着自己的私家车采购物资,从未向单位报销过油费。
庞天宁同志从部队转业后来到五院,至今已有15年了。同事眼中,他是一个好人,性格爽朗,雷厉风行。一线科室有什么需要,从不拖延,和全院职工都能打成一片。
疫情防控以来,家中老母亲已经快90岁,他也无暇顾及,只能让亲戚帮忙照看。虽离家只有10公里,开车10多分钟就到了,但为了工作,他也没有回过家,天天在单位加班。
他的口头禅就是“后勤不后站,全力保一线”。他牢固树立医院后勤以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想临床一线所想,急临床一线所急,从未因后勤保障问题而影响疫情一线医疗人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