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天水市中医院外一科成功开展了一例腹腔巨大囊性肿瘤切除术,手术历时3小时20分。患者恢复良好,第2天下床活动,第3天肠功能恢复进流食,患者按预定计划康复,手术及康复均取得圆满成功。
患者高某某,女,77岁,于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右腹部可扪及“拳头”大小的肿块,质中等,边界尚清,推之可动。曾经多家医院就诊,彩超提示“腹腔囊实性肿物”,但考虑患者高龄、肿块大、风险高而未予手术切除。随着肿瘤增大,压迫消化道及腹、盆腔内其他脏器,影响患者进食,经当地医院反复行腹腔穿刺治疗,穿刺后肿瘤缩小,腹胀减轻,但之后肿块又逐渐增大,使患者长期生活在痛苦之中。入院前3天腹胀加重,且出现腹痛、发热,体温高达39℃。入院后体查:发育正常,营养不良,神情,精神差。专科情况:腹部隆起,右侧较重,腹部从剑突下至耻骨联合可扪及大小约25*20cm包块,占据整个腹、盆腔,质中等,有压痛,边界尚清,推之可动,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 7.0*109/L,中性细胞 5.94*109/L,血红蛋白 77g/L,血小板 338*109/L;总蛋白54.1g/L,白蛋白27.8g/L,球蛋白26.4g/L。CT检查:扫及腹腔内见直径约119mm的囊性低密度影。MR检查:于腹盆腔右侧见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边界清楚,大小约197mm×146mm×228mm,周围组织器官受压推移。诊断意见:腹盆腔巨大囊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肠源性或卵巢源性可能。彩超提示:腹盆腔囊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诊断考虑:1.腹腔囊性肿瘤,2.腹腔感染,3.中度贫血,4.低蛋白血症,5.电解质紊乱,6.盆腔积液,7.肺部感染,8.肺间质纤维化,9.主动脉硬化,10.肺动脉高压,11.胸腔积液。经全院会诊,评估手术风险,拟定手术方案,在妇科协助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盆腔被巨大的囊性肿瘤完全占据,囊壁与腹壁、肠管广泛紧密粘连,部分囊壁覆有较厚脓苔样组织,穿刺并用吸引器吸出咖啡色浑浊囊液3000ml,钝锐性细致分离囊壁与肠管、大网膜及腹壁粘连,整块切除,手术顺利。
近年来,我院外一科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技术,强化专科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对普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及肿瘤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与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科室持续坚持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原则,开展了中药封包、穴位针刺、艾灸等具有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技术,在患者术后恢复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侯东麒)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