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的中美关系究竟是晴多还是阴多?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代表团正在中国进行的为期10天的访问,似乎要给出一个答案。他们此行带来“重要的任务”,就军事、太空合作等相当敏感的议题与中国有关方面进行会谈。美国有媒体毫不犹豫地把这次访问称为一次“关键性访问”。这个小组是美国国会中的第一个中国小组,这也是该小组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或许是“巧合”,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民主党首席委员博克斯也正在访问北京。而美国参议院前不久开始讨论成立一个研究中国的小组……美国国会以往给中国人的印象更多是他们不断找中国的麻烦,就在去年底,国会研究服务部的一个报告还指责中国海军正展开“全球最具野心”的扩张。那么今年,他们的调门会有些改变吗?
替布什捎话谈太空合作
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代表团9日抵达北京,代表团有两个共同主席:共和党议员马克·柯克和民主党议员里克·拉森。路透社的报道说,他们将在北京待6天,然后前往上海等几个城市。行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代表团将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访问。
拉森的发言人莱文莎斯在行前对记者说,这次中国之行是一次关键性访问。美国媒体认为,代表团访华带了一些重要的任务,这点从代表团受到的接见可以看出端倪。1月10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及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先后会见了这个代表团。
目前美国媒体对于代表团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军事和太空合作这两个方面。在军事方面,美国《海军时报》报道说,曹刚川在会见中表示,中国准备跟美国进一步加强两军关系,使军事关系的发展与两国关系的整体水平相适应。美国世界政治研究所国际关系学教授蒂尔尼说,美国应当抓住中方释放出的信号,使两国的军事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说:“我认为中国做出的表示是一个积极的步骤,而且在理论上美中军事关系能恢复到里根政府时期的军事交往水平。”当时,两国军事交往相当密切,美国甚至同意向中方转让较为先进的武器和技术。
在太空合作方面,柯克向曹刚川转达了布什总统的愿望,希望跟中国在太空领域进行合作。代表团成员汤姆·费尼告诉路透社记者,美国建议中国对神舟飞船进行改进,以便它能与美国的航天飞机或国际空间站对接,为将来进一步展开太空救援方面的合作创造条件。另据美联社报道,柯克说,布什已经责成美国驻华大使雷德跟中方探讨太空合作的基础,并希望今年4月布什总统和胡锦涛主席会晤时能将太空合作列为议题之一。美联社引述观察人士的话说,美中高层就太空合作举行的任何磋商都是双方态度的重大转变,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此前,美国有些人一直担心,美中太空合作可能会提高中国的军事能力。
国会对中国兴趣增加
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是去年6月成立的,其发起人柯克和拉森表示,他们成立这个组织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发展美中外交和经贸关系,消除美国国内一些人,尤其是美国众议员对中国的一些误解和疑虑。该小组成立仅半个月后,成员就从10人增加到26人,影响力日渐增加。
分析人士指出,无论是这个小组的成立,还是它这次对中国进行的内容丰富的访问,以及最近中美议会间的密切往来,都是两国国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呈现深化之势的一个侧影。
在中国人的记忆中,美国国会在美中之间扮演的角色似乎一直以“反面”居多。每当总统制定积极的对华政策时,国会总会出台与之相悖的决议。例如,1998年,克林顿政府提出对台“三不”政策时,国会很快抛出“强化台湾安全法案”。此外,国会的少数人经常提出反华议案,对中国的经济、军事、科技等实力进行无端抨击。
“不打不相识”,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在激烈较量的同时,更多的美国议员开始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中国。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访华的议员至少有20批,较往年大大增加。前众议院议长金里奇表示,国会对中国的兴趣增强是必然趋势,只有当议员和他们的助手们更客观地了解中国时,才能推动制定更平衡的对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