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时事新闻>>国内>>正文
“北斗专列”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
(2020/6/30 17:24:5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打印本页

发射塔架前的北斗人合影。

研制现场的北斗人。本文图片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

  得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时,46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部主任设计师胡炜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感慨:“这是创新的胜利,也是年轻的胜利,我们就是要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创新的冲动!”

  这位航天“老兵”所在的队伍,成功研制出长三甲系列火箭,后者成为我国唯一的“北斗专列”。2000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至今共进行了44次北斗发射,将全部北斗卫星成功护送升空,发射成功率达100%——即便放眼世界航天舞台,这样的成绩也比较罕见。

  然而,在“北斗专列”的研制过程中,这支队伍面对的挑战是,既要有稳定的技术状态,又要不断改进提高火箭的适应力和可靠性,这一度被认为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挑战。

  为了“鱼与熊掌”兼得,胡炜带领当时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总体设计团队,仅用几年时间,就完成了以多窗口发射技术和复合制导技术为代表的多项技术攻关,攻克了低温火箭运载能力提升、低温加注后长时间停放等研制难题。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近了这些90后航天人。

  改变30年不变的流程

  今年30岁的朱平平,虽然是火箭研制团队里的年轻面孔,但是担任长三乙火箭动力系统指挥的他,已经是研制团队的骨干。队伍里还流传着他的几则故事。其中一个和火箭加注有关。因为火箭加注的所有环节,朱平平都必须在场。

  在一次火箭执行北斗任务时,意外突然发生。

  数据显示:常规加注量比要求值低了一些。朱平平的神经立即绷紧,他和同事停下手头的活儿,第一时间定位故障、重新计算加注量、讨论解决方法,精准完成了一系列危机处理动作。

  等问题解决后,火箭可以准时发射,朱平平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之后,他被确诊为急性肠梗阻。医生告诉小伙子,情况很危急,有的急性肠梗阻发展过快,甚至会导致死亡。朱平平听后冒出一身冷汗,在此前的任务过程中,他虽然感到腹部疼痛,却总觉得可以忍。

  “那时候,确实顾不上那点疼痛了。”朱平平说。

  和这位90后有关的另一个故事,关键词是“打破传统”。

  在点火发射前,长三乙火箭需要补加两次推进剂,这样的流程在中国航天领域已经沿用了近30年。朱平平却成功地将两次补加“合二为一”,打破了这一传统,改变了这项30年不变的流程。

  朱平平告诉记者,以前的“第一次补加”,是为了预冷发动机,“第二次补加”,则是补充预冷时挥发的推进剂。不过,一次补加,就需要上百条口令,要不断打开、关闭各种阀门。这不仅带来巨大的工作量,还暗藏了一些出错的风险点。

  “有没有可能压缩流程呢?”朱平平和同事们大胆设想,让推进剂靠重力作用流入发动机,并适当延长预冷时间,以达到预冷效果,这样就能精简加压、泄压的流程,减少推进剂挥发。

  很快,朱平平的设想在地面试验中得到验证。不过,补加环节已经非常临近发射,任何一点小失误,都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必须反复推敲、反复验证。

  “这个事情,可不是讲一个故事那么简单,必须考虑到各个层面的因素,比如,推进剂挥发与温度等因素有关。” 朱平平说,他和团队就此又开展了多次大型试验。

  说白了,他们要做的,就是证明这种方法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不同温度条件下,都能成功——只有这样,新方法才会被认可,这群年轻人,才能真正改变30年不变的推进剂补加流程。

  如今,长三甲系列火箭的发射场工作,周期一步一步缩短,流程一步一步优化:从一开始的50-60天,到现在的20-22天。这背后,就有推进剂补加流程改变的功劳。

  “我们的每一步改进,离不开汗水和智慧,更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打下的基础。”朱平平说,为国铸箭,是他们这一代航天人的责任,这不仅需要他们继承老一辈航天人严慎细实的作风,还要胆大心细,敢挑重担,有敢于创新的勇气。

  跑3个学校投简历就是要进航天

  1994年出生的许哲琪,是长三甲系列火箭研制团队里最年轻的队员之一,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航天“后浪”。

  在成为一名航天人之前,许哲琪对火箭最深的印象就是新闻报道中雷霆万钧、一飞冲天的瞬间,“当时就觉得,这么大的火箭,要飞起来,还要把卫星精准送入轨道,太不容易了。”她说。

  她的航天梦想,还要从一次宣讲会说起。

  一次偶然的机会,许哲琪听了一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宣讲会。航天人一代代接续奋斗的故事,让她深受感动和鼓舞,从此下定决心要成为火箭研制队伍中的一员。

  有意思的是,在许哲琪毕业时,火箭院并未在她所读的学校开设宣讲会,于是她跑了3个不同的学校,并在网上投了简历,多路并进,最终才成了航天系统的一员。

  入职以后,为了学习与火箭相关的知识,许哲琪下班后会在办公室看看设计图,学习相关文献。那时,她注意到一个现象:几乎每天,师父黄皓都在加班,一定要把当天的工作当天做完才下班,从不拖到第二天。

  刚接触综合试验时,许哲琪还没有树立产品把控的概念,在一次接线时,她从线上削下来一段3毫米左右的胶皮。由于胶皮比较小,许哲琪没有及时扔进垃圾桶,随手放在了桌上。

  黄皓看见了,突然严肃起来,朝着许哲琪的方向喊道:“这是人为制造多余物,桌上很多插孔、插头,这么小的胶皮随手放在桌上,极可能造成堵塞!”

  那是许哲琪第一次看见黄皓这么严肃,小姑娘有些吃惊,在此之前,师父在她心里是个有耐心的航天前辈,如今因为这件“小事”批评自己,她有些委屈,也有些不解。

  很快,这位90后反应了过来,“都怪自己对待试验不谨慎,害师父差点发了脾气。”这件“小事”也让她意识到,此前新闻报道里常说的“航天人的严谨”,竟离自己如此的近。更重要的是,这份严谨,没有那么多的情怀可以渲染,就是日常工作“细致细致再细致”。

  “每一次发射成功,都离不开每个人对细节的把控,但凡有一个人粗心大意,都可能将所有人的努力毁于一旦!”许哲琪告诉记者,几年过去,她也逐渐学会了火箭研制人员的严慎细实。

  90后站上指挥岗位

  这一次发射,是许哲琪第一次独立担任测量系统指挥。90后也站上了指挥岗位。

  测量系统指挥岗是一个协调统筹的角色,要求担任指挥的人员根据日程工作安排,与相关岗位及技术负责人沟通后发布每天的工作,调动系统人员配合,时刻关注前后端工作情况,向发射队及时汇报。

  “来发射场之前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担任指挥岗,又是北斗全球组网的最后一次发射,意义重大。”许哲琪说。

  刚到发射场,这位小姑娘还是有些紧张,每天必须加班看测试细则和操作规程,她总觉得,自己多熟悉一些细则和规程,就多一份底气。发射队的很多前辈和同事也给她打气,给了她不少帮助。

  6月23日9时43分,长三乙火箭点火升空。看着屏幕上的发射直播画面,测试间里的许哲琪流下泪水。

  在火箭院的研制队伍中,像胡炜那样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岗位的人,像朱平平那样敢挑重担、勇攀高峰的人,像许哲琪那样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还有很多。

  “北斗发射任务持续20年,完成这项庞大的工程,离不开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离不开航天精神的传承。要问航天精神是如何传承的?就像一线的航天人一样,从前人手中接过火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长三乙火箭发射队临时党委副书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团委书记李迪克说。

  相比于那些90后航天人,胡炜说自己早已不那么年轻了,不过他依然清晰地记得一位前辈的教诲——

  当每天所做的工作,你感觉陌生、费解、不懂时,要去问别人、请教别人,这并不可怕,这说明你在进步;但当你每天干的工作都很熟悉,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干时,这时候就要警惕,因为你很可能是在原地踏步。

  “所以,我们不敢懈怠,要像年轻人那样永远年轻,永远创新。”胡炜说。 (记者 邱晨辉)


相 关 新 闻

·科普:走过20年,“北斗专列”是怎样炼成的?·写在我国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之际
·44次发射,一图回顾历次北斗飞天的精彩瞬间·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升空
·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任务因故推迟·我国北斗全球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近日择机发射
·北斗导航:距完成全球组网仅一星之遥·2035年底北斗系统将在民航实现“全覆盖、可替代”
·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图)·我国成功发射第49颗北斗导航卫星(图)

新 闻 推 荐

天水湖畔,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天水市工信局机关党委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暨结对共建
·成少平带队赴秦州区学习考察天水古城西关片区综合保
·张智明“七一”前夕看望慰问老党员优秀党员和退休老
·建党99周年来临之际李晓东深入杨河镇慰问老党员(图)
·武山县“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采访活动
·刘睿智深入杨家寺镇慰问优秀党员、老党员和困难党员
·马筱宁督查当前重点工作并看望慰问党员(图)
·天水湖畔,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图)
·天水市文明办党支部举办庆“七一”活动(图)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调研秦州区机关事务工作情况(图)
最 新 图 片
特稿:回归祖国廿三年 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 河北西柏坡:援鄂抗疫新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杭州临安:主题党日活动迎“七一”(图)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在京举行 李克强主持召开稳外贸工作座谈会(图)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广交云上 互利天下

 资讯快递
·“北斗专列”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足30岁
·北京29日新增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治愈出院1例
·国家卫健委:29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例
·习近平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回信
·伊朗要求国际刑警组织逮捕特朗普
·特稿:回归祖国廿三年 香港凝心聚力再出发
·新华时评:毫无道德底线的“谎言复读机”让美国蒙羞
·外交部:美国应对疫情表现既让人费解,也令人深思
·专家揭秘公厕感染病例“中招”原因,给出三点重要提
·北京:不遵守居家观察规定的一律转入集中观察
·国产C919客机飞抵吐鲁番 开展高温专项试飞
·新闻分析:美国新增新冠病例近期连创新高的三重诱因
·中方决定对在涉港问题上表现恶劣的美方人员实施签证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习近平主持
·普京:各方需联手协作应对新冠疫情而非相互指责
·刘国梁出任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理事会主席
·美国密西西比州将更换州旗 去除南方邦联旗帜图案
·中国共产党99周年华诞的世界印象
·北京昨日新增报告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法国总统马克龙说“很快”将访俄
 博 客
·天水弘文园记
·元龙随拍
·运河人家
·梁元魁:天水观日食
·在清水记录日食
·我在天水拍日全食
·夏访白莲寺
·摊破浣溪沙•伏羲卦台
 播 客

·保守国家秘密人人有责
·袁丫丫代言武山豆角
·《我和我的祖国》
·杨彦东:初冬牧场
·秀金山风光
·进入天水古村落
·温家峡红叶
·高原:渔家傲
 娱 乐

·仝卓事件调查:一场直播牵出高考舞弊案
·中央戏剧学院:撤销仝卓取得的毕业证书
·电视剧行业有序复工复产 抗疫脱贫为今年重点题材
·“最暖心”春晚展现奋进新时代精气神
·2020年央视春晚顺利直播 展现全国众志成城精神
·央视春节推数十部影视片 陪观众在家过新年
·7部电影撤档、无条件退款 可能会五一或暑期档上映
·2020年央视春晚节目单公布 将有30个节目亮相
·2020年央视春晚将实现4K、VR直播
·央视春晚主持人阵容公布,将包含演员佟丽娅

 社 会
·“天眼”再立功 发现罕见快速射电暴“三连闪”
·“红通人员”强涛、李建东被缉捕并遣返
·网络大V陈杰人一审获刑15年 被处罚金701万元
·听了张文宏的话 我们认真研究了孩子早餐喝粥这件事
·广州1名外籍男子违反疫情防控管理规定被限期出境
·疯狂“碰瓷”:4个月“造”140余起事故
·这起涉境外输入型疫情防控典型案例当警示
·广州警方通报外籍新冠肺炎患者打伤护士事件
·澳籍女子返京拒隔离被警方注销工作类居留许可限期离
·86岁阿婆出院前亲手写了一封信,看哭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