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导回应:“我努力尽可能多地在春晚的舞台上推出新人,这个是潮流也是趋势。”
在微访谈上,面对网友“老面孔的小品演员是不是还会在春晚上”的提问,冯小刚回应称:“(老面孔的小品演员)主要是看他们的作品,是不是笑料十足。我们导演组欢迎所有被观众喜欢的演员都能参加春晚。我努力尽可能多地在春晚的舞台上推出新人,这个是潮流也是趋势。”
节目炒冷饭,创意诚意均不足
开始时间: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
回到现场:
《除夕围炉歌会》(2004年)
《闻鸡起舞—请茶煮酒大拜年》(2005年)
《影视明星大拜年》(2009年)
《红高粱模特队》(1997年)
解说:试着闭眼回想一下,近年来春晚上的歌曲,哪些你还记得?除了早些年的《辣妹子》《同一首歌》、《今儿个真高兴》、《相约98》,近年来传唱度广的歌曲几乎是空白。春晚也不爱推新歌,常常是换不同的人唱老歌,名曰“金曲回放”。春晚导演陈临春曾在接受《中国周刊》记者采访时称,“一首歌、一支舞、能创造一个经典,成就一个人,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春晚舞台才能见证的奇迹。”
冯导回应:“春晚太需要好节目了!”
2013年10月14日,冯小刚亮相《我要上春晚》节目录制现场,接受央视采访时,他表示:“不弄春晚不知道,接下这个活儿,才知道春晚太需要好节目了!”
斩不断的“条子演员”
开始时间:1990年代中后期
回到现场:
《民族歌舞大串联》(2011年)
《我们和祖国一起长大》(2010年)
《除夕围炉歌会》(2009年)
《老歌联唱》(2008年)
解说:先讲一个“条子演员”的故事。2001年春晚前,总导演王宪平收到了43张“小条子”,都是各路领导推荐来的歌手。最硬的那张是位女歌手的,要求在12点独唱。王宪平不同意,女歌手的母亲便打来电话:“你有领导吗?你知道你们的领导是谁吗?知道你领导的领导是谁吗?”央视前台长杨伟光对于“条子演员”也很无奈,有人积极推荐,需要安排。那么多的“条子演员”要露脸,节目容量又只有那么多,只好安排到大联唱里,一人唱一句或一小段。据说,这个顽疾倒是在前年被春晚导演哈文(微博)给打掉了。今年换为冯小刚后,他还能斩断这些“条子演员”吗?还是有新形式的“条子演员”出现?
冯导回应:暂无回应。
有评论称冯小刚是否会被条子包围,很重要一点取决于他手中的话语权有多少。郭德纲曾在其相声《我要上春晚》中调侃:“春晚总导演的话语权排在第14位。”
相声小品不好笑
开始时间:新世纪初期
回到现场:
赵本山的《捐助》(2010年)被网友票选为其近年来最烂小品
郭达、蔡明(微博)的《家有毕业生》(2010年)得票率仅次于《捐助》,被称为“第二烂”
郭冬临的《面试》(2012年)被指抄袭
解说:相声小品早年是春晚的王牌。其实,每年春晚如果能出一个好相声、一个好小品,观众们的满意度一下就会上去。近年来,相声、小品乏味又无聊,刻意回避社会问题。虽说幽默不一定讽刺,但当刻意回避讽刺时,幽默也开始不好笑了。人们开始怀念有马季、陈佩斯、朱时茂(微博)、赵丽蓉,甚至是早年赵本山的作品。不难发现,那时的语言类作品都是想“说点什么”的,比如马季的《五官争功》、陈佩斯和朱时茂的《警察和小偷》。曾多次做过春晚策划工作的石林称,那时的语言类节目还是现实主义作品,对现实有关照和讽刺,不像现在,就把它当成一个博人一笑的“玩意儿”。也难怪,春晚的基调后来变成了“欢乐祥和别添堵”。
冯导回应:“颂赞歌的作品一律不要出现。”
2013年7月12日,春晚发布会上,冯小刚致辞时称:“我们希望所有语言类创作者把最想表达、最好玩的东西写出来,不要自我阉割、自我审查。同时也希望审查者,高抬贵手!”这次发言的一个月后,在首次春晚语言类节目碰头会上,冯小刚明确表示,相声小品不能束手束脚,要解放思想,颂赞歌的作品一律不要出现,直言最喜欢有尖有刺的东西。(中国周刊记者叶宇婷 综合报道)
当“小钢炮”遭遇春晚审查
一个节目能否上春晚,绝对不是简单的事。导演哈文犹记得2013年历时四个月的四次审查、六次联排,最基本的要求是:“主题美好、立意高远,还要避开政治、民族、残疾人的雷区。”
曾经的春晚总导演郎昆直言,领导小组都对节目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袁德旺把春晚总导演形容成“碎催”—打杂的;王冼平戏谑,“我们实际上是在给领导‘演’导演”;陈雨露痛心,“审查是艺术的高墙”。
这一次,轮到冯小刚翻墙了。
审查的两套标准
马年春晚语言类节目已过三审。
不知道是不是冯小刚那句话—“我也请在座各位负责审查的领导,能够高抬贵手、网开一面”—真的起了作用。
一位参加“审查”的工作人员透出口风说,“今年气氛是轻松了不少”。实际上,外界无从得知“气氛轻松”能否改变结果。关于春晚节目的一切消息尚在封锁中,但据春晚导演组工作人员向《中国周刊》记者介绍,“今年春晚大致流程并没有变,审查团队也还是原来的领导小组。”
很多人认为冯小刚版春晚或许会有更大空间,但至少在流程和规则设定上,总导演的决策权并未超过前任。
一位跑春晚多年的资深文化记者告诉《中国周刊》记者,审春晚相声小品有严格的标准:像情景喜剧一样有好桥段;包袱明显且甩得快;不能丑化社会;笑了之后还能感觉到有深度;主题不能雷同;不能超时。
虽然审查有可以量化的标准,却没有可以量化的操作。
赵本山曾抱怨说,“审查的人老是提一堆不懂的意见,看一个节目时,第一次看都说好,这个不错;第二次看觉得不好笑了,就进行删减;看了很多次最后台词都能背下来了,就觉得不搞笑了,就把节目给毙了。”
指导过两次春晚的总导演袁德旺曾说,在领导小组的名单中,总导演的名字是排在第十几个,表态的机会很少。
2011年春晚总导演王冼平曾告诉《中国周刊》记者,“领导小组除了有大家可以想象到的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央视之外,会有管意识形态的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还会有工口、团口、妇联等等部门。每个口都会有自己的意见,节目是不是正面表现了他们的行业,或者表现得够不够,一到开研讨会,就是他们的天下。”
在2002年春晚总导演陈雨露看来,春晚审查有两套标准,“艺术的标准和意识形态的标准”她说,“更多时候审查早已经忽略了艺术标准,它甚至是艺术的高墙。”
2002年春晚,赖声川(微博)的相声《千禧年,我们来说相声》被要求反复修改了14次,意识形态的问题,咬文嚼字的毛病,领导喜好的原因,到后来陈雨露实在想不出理由让赖声川再改一遍了,“就是因为赖声川是台湾导演,不能出一点纰漏。”
如此严格的审查,不但扼杀了作品的生命力,也激发了创造者们的自我审查意识。
冯小刚显然很熟悉这种心理,在接掌春晚总导演时他说:“审查太严了就会催生创作意图的投机心理,找最安全通过的东西来写。所以艺术创作的最高标准就会变成审查通过,而不是艺术创新。”
说这话时,冯小刚看着手里的稿子,语调平静,不像是往常那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台下就坐着领导组成员中的不少关键人物。
“方方面面指手画脚”
2013年底,就在冯小刚为春晚忙活的时候,审查再次降临。不是春晚,而是他的贺岁片《私人订制》。媒体报道,这部电影被勒令要求修改,原因是范伟对官员的模仿太过惟妙惟肖。
在影视圈打拼了20多年的冯小刚曾这么表述自己的“中国梦”:“梦想是,有一天中国电影没人审查。”
不过,作为导演,为票房和投资者负责,他也只能隐忍。2012年,电影《一九四二》成功上映时,冯小刚和编剧刘震云都表示,此片磨难甚多。可到底遭遇了怎样的审查,他们却三缄其口。
没有新片宣传任务时,“小钢炮”就没那么客气了。2013年4月12号晚上,一个司空见惯的电影导演协会表彰庆典上,冯小刚被评为“年度导演”。
穿着敞口黑夹克的冯小刚走上台发表获奖感言。
客套之后,他忽然停了下来,清清嗓子,抬起头,“在过去的二十年间,中国的每个导演都备受煎熬,这种煎熬就是审查。”他说,“在中国,‘审查’是一个在正式场合中不能被提及的词……政界和文化界的精英都心知肚明,宣扬它毫无益处。”“为了通过审查,”冯小刚继续道,“我得把自己的电影往坏里改。那为什么我们都还坚持了下来呢?原因只有一个:我们这帮傻子太爱电影了!”
甚至,就连如今被称道的冯氏喜剧风格,也可以说是被审查逼出来的。
1996年,是冯小刚点儿最背的一年。《爸爸》、《情殇》
、《月亮背面》、《过着狼狈不堪的生活》、《冤家父子》没有一部通过审查,接二连三的“修改”意见却永远没有明确要怎么改。
所有的投资人开始对冯小刚避之不及。那段时间,他最常做的事儿就是裹着军大衣站在二楼的阳台上,向繁华的京城眺望。
所幸,王朔给冯小刚留下来最后一条活命的路:《你不是一个俗人》。
也是那一刻,落寞的冯小刚忽然想明白一件事儿,“艺术啊,要离政治远点儿。你要面对现实,要么被一巴掌跟一蚊子似的被拍死,要么就从那巴掌缝儿里飞出来。不是说你侥幸能飞出来,而是他没想真拍死你!”
《你不是一个俗人》改编成电影《甲方乙方》大获成功,随后《不见不散》、《没完没了》
、《大腕》
、《非诚勿扰》(观看)一连串的冯氏喜剧幽默完全诠释了另一个冯小刚。
冯小刚自己也并不回避,“关照现实的作品纷纷回避,为了审查的安全,一窝蜂地去拍历史题材。作为一个导演,近些年来没有能够拍出几部记录这个时代的深刻变革的作品,我们是有愧于心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创作者的视野和能力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应该认真检讨一下我们的审查给创作带来的伤害和桎梏。”
在电影上想明白了的冯小刚,如今却注定要在春晚中再遭遇“审查”煎熬,正如他自己所说,“方方面面都可以对艺术指手画脚”。
春晚不姓冯
一位网友问,冯小刚会不会由着自己性子来执导?冯小刚的回答,“我还没傻到那种程度。”
应该说,春晚和冯小刚的电影相比只会更加严苛。冯氏喜剧可以打上“冯小刚作品”,但春晚注定不可能姓冯。
中央电视台前台长杨伟光介绍,1986年,广播电影电视部一纸禁令彻底改变了春晚市场的生态,发文中禁止各地方台在除夕夜制播同类晚会。央视春晚,就此在政府的护航下一家独大。之后,广电总局介入越来越深,1990年代,春晚在实行招标制时,总导演人选一职除由央视二十一位编委投票表决外,还需广电总局批准。
杨伟光说,“春晚的联欢色彩淡化了,变成中国人过春节的一种‘图腾’。”
“图腾”意味着春晚要承担更多的宣教功能。
冯小刚执掌春晚的一个利好是,冯小刚不是央视中人,最初也不愿接受这个工作。是央视和春晚有求于他,这多多少少给他一些博弈的空间。
著名导演赵宝刚受邀担当2014年春晚策划,他曾参加过多次春晚改革研讨会,赵宝刚坦言,领导是希望改变现在的局面的,最起码要艺术和宣传兼顾。“人们在追求这个主流价值观的过程中犯了一个错误,忘记了你宣扬一个东西最终是要让人接受的。”
这本是冯小刚擅长的事情—让观众舒服自然地接受春晚的主流价值观。
无论早期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还是之后的《天下无贼》、《非诚勿扰》,冯小刚的电影总会从一个和人们贴近的“悲催小人物”开始,而最终完结在一个隐喻光明的结尾中。
其实,观众挺宽容的,宣教也可以,只要别太生硬。给冯小刚一点空间,结局或许大不同。(中国周刊记者 闫小青 北京报道)
冯氏春晚九大传言
中国周刊记者 彭波(微博)综合报道
华少能播电报吗
实现难度等级:★ 成真效果等级:★★
猜想依据:2013年11月19日下午,央视马年春晚进行了第二场节目审看。有记者了解到,当天蔡明与赵本山的弟子大鹏、浙江卫视主持人华少一起表演了小品。但在12月16日三审时,蔡明和华少的小品却并未出现,据说原因很有可能是在二审时,二人已得到冯小刚的“直通春晚绿灯券”。
他与春晚:华少是中国主持人中当仁不让的“好舌头”,而早在马年春晚筹备之初,就有人呼吁让华少去播电报。对此,华少也显示出了莫大的兴趣,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上去念一段广告也好,去念那种谁谁谁发来的贺电,很快就念完!如果他们要赶时间,能请他们来找我一下吗?”
牛群与冯巩能重新合作吗
实现难度等级:★★★★★ 成真效果等级:★★★
猜想依据:2013年10月22日,牛群出现在山东卫视《让梦想飞》节目见面会上,在回答记者提问是否能与冯巩再次合作春晚时称“我祝愿我们梦想成真!”而10月底,在一次采访中,牛群还笑请探班记者帮忙“捎话”给冯小刚,请他上春晚。遗憾的是,截止到三审结束,牛群的名字仍然未见,而冯巩据说已带着小品《送礼》参加了春晚的一审。
他们与春晚:牛群、冯巩的合作始于1988年岁末,在春晚舞台上,两人曾经留下了《出口成章》、《点子公司》等不少经典作品。但在牛群挂职做蒙城县副县长后,两人的合作就结束了。
郭德纲能上春晚吗
实现难度等级:★★★ 成真效果等级:★★★
猜想依据:2013年11月中旬,有媒体爆料称,郭德纲已提交作品,但并未通过二审。而据央视内部知情人士称,这只是一个“烟雾弹”,节目被毙是为了不重蹈去年因曝光过度而临时更换的覆辙,真正要上春晚的相声可能将在三审时亮相。然而在12月16日的春晚三审现场,郭德纲却并未出现。据说这与近日中广协应北京电视台的请求,发声明联合全国电视台抵制郭德纲有关。
他与春晚:郭德纲曾创作过相声《我要上春晚》,专门讽刺了春晚。2012年春晚,反出郭门的何云伟(微博)、李菁(微博)上了次春晚,也被郭小小讽刺了一下。2013年春晚,郭德纲也登了台。在“抵制风波”之前,郭德纲就曾明确表示出对冯小刚的赞赏,称“合适就上,不合适就不上,咱别给人添乱就成。”
张国立会当主持吗
实现难度等级:★ 成真效果等级:★★★★
猜想依据:2013年10月14日,在《我要上春晚》人气王评选录制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爆料:张国立将首次担任央视马年春晚主持人。两个月之后,另一位知情人士再次透露,张国立已是马年春晚的“秘密武器”,不仅担任主持人一事八九不离十,甚至还会走上舞台,重新拿起多年未练的快板,说年俗讲年味儿。
他与春晚:张国立是2014年央视春晚的总顾问,也是冯氏春晚的智囊之一。他与总导演冯小刚有着近二十年的工作友情,冯小刚曾赞他“温暖人心接地气”。张国立曾主持过金鸡奖颁奖典礼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主持春晚应不在话下。
宋丹丹能来演小品吗
实现难度等级:★★★★★ 成真效果等级:★★★★
猜想依据:2013年8月上旬,有媒体报道称,赵本山已向老搭档宋丹丹发出春晚邀请。9月3日,宋丹丹通过微博向冯小刚推荐了一首歌曲。《华西都市报》记者从北京独家获悉:在冯小刚、赵本山、张国立还有多位好友的劝说攻势下,曾表示“要我上春晚,除非判我的刑”的宋丹丹,口风终于有些松动,“她只同意上冯小刚、赵本山执导的这一届春晚。”但不到月余,10月19日,宋丹丹却斩钉截铁地否认上春晚:“我不会上春晚,早就说了不会上。”
她与春晚:1989年,宋丹丹首次亮相春晚舞台,直到2008年共参演10次。期间,她曾有一次坚持不上春晚,是因为新剧《爱你没商量》
要上映,她担心喜剧角色影响形象。后来,她坚决不愿再去春晚了,理由是不希望有一天被观众骂下来。
陈佩斯与朱时茂能回归吗
实现难度等级:★★★★★ 成真效果等级:★★★★
猜想依据:2013年7月27日,朱时茂透露,冯小刚已给他打了电话,希望他跟陈佩斯再上春晚。朱时茂表示与陈佩斯已就此沟通过,陈佩斯的态度有点模棱两可。而据媒体报道,在谈及是否还会上春晚时,陈佩斯连说两个“不会”,“我不是太关心谁来执导春晚,在我看来谁都能导。”
他们与春晚:1984年,朱时茂和陈佩斯第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合作小品《吃面条》,开创了小品在春晚的走红。随着与央视关于版权的交恶,俩人不但与春晚告别,整个央视的大门也向他们关闭。
赵本山会重回零点时刻吗
实现难度等级:★★★★ 成真效果等级:★★★★
猜想依据:赵本山连续缺席两届春晚,在担任本届春晚副总导演之初,赵本山曾明确表示会“全力配合冯小刚”。此言一出,关于赵本山上春晚的消息就开始流传。但2013年12月,某媒体却爆出,赵本山今年的态度是安心幕后。面对纷纷流言,2013年12月6日,赵本山终于开口,称“上还是不上春晚,都听从领导的,包括我自己,也是定不了的。”
他与春晚:24年前的马年春晚,赵本山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此后他雄踞“小品王”的位置长达20年。赵本山若能回归,且在宽松的创作环境中带来好作品,当是冯氏春晚一大亮点。
葛优能来段小品吗
实现难度等级:★★★★★ 成真效果等级:★★★★★
猜想依据:2013年7月初,冯小刚邀请多位智囊参加春晚座谈会。据报道,冯小刚在会上透露,自己曾合作过的多位大腕们一听春晚纷纷“退避三舍”。葛优更是第一个请辞。但在四个月后的11月6日,曾执导多届春晚的邓在军导演称,在她所参加的冯小刚春晚智囊团会议上,让葛优表演小品再次成为大热的议题。但截至目前,关于葛大爷能否现身春晚却再无消息传出。
他与春晚:葛优上春晚这事儿,其实在24年前的马年春晚就险些发生,当年他与梁天、谢园曾合作过小品,却惨被“枪毙”,对于“被毙”原因,谢园猜测是“因为他俩长得太怪,害我注意力不集中”。如今,只要葛优能来,全国人民都不会嫌他长得怪了。
孟非(微博)(微信号:mengfeiweixin) 能来主持吗
实现难度等级:★★★ 成真效果等级:★★★★★
猜想依据:2013年11月,媒体报道冯小刚曾率领春晚剧组到江苏考察,与孟非见面,并邀请其参加央视春晚主持。不过,江苏卫视的相关工作人员对此事口风很严,称具体合作形式还没定下来。但据另一位圈内人士透露,孟非已经拒绝了邀请。
他与春晚:孟非与春晚之前几乎没有交集,但与冯小刚却有交集。在2012年为《一九四二》做宣传时,冯小刚就以特别的方式在《非诚勿扰》节目中“露脸”长达5分钟。孟非主持风格幽默、犀利,擅长“现挂”。他若能主持春晚,至少那些追看《非诚勿扰》的铁杆粉丝会帮春晚拉升收视率。
一张特别的节目单
开场歌舞《世界很小 是个家庭》
演唱者:徐唱作词:冯小刚
出处:电视剧《编辑部故事》主题曲
冯小刚编剧
片段: “告诉你一个发现,你和我都会感动。世界很小,是个家庭。”
入选理由:谁说春晚开场就必须穿红挂绿、锣鼓喧天?冯小刚曾经批评过春晚用色:“咱能自信点儿、素点儿、雅致点儿吗?不是把所有鲜艳的色儿都堆一块儿就代表美了。那叫臭美。”冯小刚的师傅王朔更毒舌:“你看春节晚会一开始,金光闪闪,你看那帮女的都跟姨太太似的。”就不能让一个小姑娘安安静静地唱首歌开场?也别弄一堆人在后面跳舞,几个甚至一个就成。“世界很小,是个家庭”。春节不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吗?多应景。
戏曲《地主过年》
表演者:地主(葛优饰)、地主婆(刘蓓饰)
出处:电影《甲方乙方》冯小刚导演
片段:一个日暮沉沉的黄昏,一间古色古香的正房。长工梁子走进来,向地主和地主婆汇报下午去张佃户家的情形,“回老爷太太,张佃户家的租子还是没收齐啊!”地主不悦,“那不成啊,得按合同办哪,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入选理由:1997《甲方乙方》开创了中国贺岁电影的先河,冯小刚从此一路牛叉下去,成为电影届大腕。“地主家没余粮”这段戏,从色调音乐,一下把人拉到传说中的旧社会,不过也就三分钟,之后谁都得一顿傻乐。
音乐剧《房子与爱情》
表演者:苏凯(郭涛(微博)饰)、林格格(徐帆饰)
出处:电影《永失我爱》冯小刚导演
片段:格格的妈妈在视察过苏凯的“蜗居”后不悦地离去,小青年苏凯为了爱情卖掉“鸽子窝”,买了木头,在清澈的河边为格格造了一所精美的木屋,但爱情战胜了房子却败给了疾病。画外音在剧末响起:“其实哪个时代爱情都有对手”。
入选理由:《永失我爱》是冯小刚执导的首部电影,改编自王朔的小说。描述了一段清冽而干净的爱情,电影里,郭涛为徐帆搭了木屋。现在,房子简直是爱情的致命敌人,那木屋放现实里,就是一“违章建筑”。
歌曲《投入地爱一次》
演唱者:毛阿敏作词:冯小刚
出处:电视剧《编辑部故事》片尾曲冯小刚编剧
片段: “投入地笑一次,忘了自己,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伸出你的手,别有顾虑,敞开你的心,别再犹豫。投入蓝天,你就是白云,投入白云,你就是细雨……”
入选理由:《编辑部的故事》什么时候在电视台播出,都有人爱看。更难得的是,两首歌也不过时。曲子好听是一个原因,冯小刚词写得好也很重要。写的都是普世的感触,超越于时代,自然很难过时。
单口相声《房价的秘密》
表演者:精神病院某患者(李成儒饰)
出处:电影《大腕》冯小刚导演
片段: “一定得选最好的黄金地段,雇法国设计师,建就得建最高档次的公寓。电梯直接入户,户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么宽带啊,光缆啊,卫星啊,能接的都给他接上,楼顶有花园儿,楼里有游泳池,门口再站一英国管家,戴假发,特绅士那种,业主一进门,甭管有事儿没事儿都得跟人家说:May I help you,sir……周围的邻居不是开宝马就是开奔驰,你要是开一日本车,你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你说这样的公寓,一平米得卖多少钱?”
入选理由:这段“贯口”真是绝了,台词表演极佳!其优质程度甚至高过了电影的水准,好笑、又有所指,这不正是春晚相声、小品奇缺的元素吗?关于讽刺与幽默,冯小刚的电影都集体补过钙了,该轮到春晚了。
魔术《大变活人》
表演者:老东家(张国立饰)及5位家人
出处:电影《一九四二》冯小刚导演
片段:开始,拴柱拉着车,车上坐着老东家及家人,远处的背景里是一样拉车赶路的人们,浩浩荡荡。在沿舞台行进的过程中,车里的人陆续消失,拉车的拴柱也没了,最后,只剩下老东家。此时,画外音响起:“消失人数,政府统计一千六百二十人”,“实际呢?噢,三百万。”
入选理由:《一九四二》是冯小刚拍摄的“正剧”,却依然透露出他藏起锋芒的暗讽,比如那两个数字。魔术是一种障眼法,被扭曲的历史何尝不是?
时装表演《一个人的T型台》
表演者:顾颜(葛优饰)、林周云(徐帆饰)
出处:电影《大撒把》
冯小刚编剧
片段:商场里,徐帆从试衣间走出,转个身,新裙子漂亮极了。坐在旁边的葛优摇摇头。徐帆回去,再挑件衣服,葛优继续摇头……忙活了半天,女人过足新衣瘾,一件也没买,两人肩并肩走出商场。
入选理由:《大撒把》是讲1990年代的爱情故事,背景是出国热,葛优的老婆出了国,徐帆的老公出了国,剩俩人留守。这部电影好笑又有点忧伤,换衣服的桥段是一大亮点。其实,放现在也能引起共鸣,这太像“diao丝”的行为了。不过冯导烦这个词,咱就别瞎升华了。
舞蹈《越人舞》
表演者:无鸾(吴彦祖(微博)饰) 厉帝(葛优饰)
出处:电影《夜宴》
冯小刚导演
片段:吴彦祖携仆从跳面具舞。舞毕,葛优出现,长叹一声:“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随后,在乐声中吴彦祖将去往异国做人质。
入选理由:这部电影号称“中国版哈姆雷特”,是冯小刚电影中,少见的票房、口碑都一般的作品。挑这段,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也不是舞跳得好,还是台词好。为什么?您自己琢磨去。
相声《打电话》
表演者:严守一(葛优饰)、费墨(张国立饰)
出处:电影《手机》冯小刚导演
片段: “你在开会吧?” “对” ;
“说话不方便吧?” “啊”;
“那我说你听。” “行”;
“我想你了。” “噢”;
“你亲我一下。” “啧。”
入选理由:这个片段是单拿出来也有生命力的好戏。要说接地气,冯小刚确实擅长。让春晚也接接地气,那是必须的。
诗朗诵《爱情的力量》
表演者:刘元(葛优饰)、李清(徐帆饰)
出处:电影《不见不散》冯小刚导演
片段: “我的眼前一片漆黑,只有在梦里我才能见到光明,回到阳光灿烂的记忆里。有几次我梦见了你,你如此清晰地站在我的面前,使我激动不已,一旦惊醒,心如刀绞,我拼命想看见哪怕一丝的光亮,可我只能听,用听觉去想象。”
入选理由:有相当大的可能性,冯导早年也是苦出身—文艺青年。可人家的高明之处在于,没老捧着煽情的东西不放,得会解构。诗朗诵末了,徐帆说:谁钱包掉了?葛优立马不煽情,摘下墨镜满地找钱包。这就大导演和文艺青年的差别。
音乐剧《寻找无名氏》
表演者:谷子地(张涵予饰)
出处:电影《集结号》冯小刚导演
片段:在黑乎乎的煤堆上,谷子地疯狂地找寻。他喃喃自语着“爹妈都起了名,怎么都成了没名的孩子了呢? ”,他愤怒高呼着“我的弟兄们就埋在这煤堆底下,我给他们证明……我给他们证明!”,他痛苦询问着“一个一个都好好的跟里面躺着,你们他妈怎么就看不着!”并
大声歌唱出: “明明都是烈士,怎么就成了失踪了呢?!”
入选理由:不知从哪年起,春晚也有了些忆苦思甜的节目,回到炮火震天的过去,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从哪个角度珍惜,其实挺有讲究的。《集结号》是一部完全不同的战争片,也挺主旋律的,可不直接灌输给你。春晚不能太直白,得讲究下艺术。
歌曲《不见不散》
表演者:孙楠(微博)
片段: “不必烦恼,是你的想跑也跑不了。不必苦恼,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这世界说大就大说小就小,就算你我有前生的约定,也还要用心去寻找,不见不散……”
入选理由:曲终人不散,这首歌很应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