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记者 姜春媛
“盘古开月号”“好奇号”“天蓬元帅号”……嫦娥三号将于今年12月发射,该给承担月面巡视探测任务的首辆月球车取个什么名字呢?月球车征名活动在新华网和腾讯网启动以来,网友们“嗨”翻了,纷纷用各种奇思妙想“装点”这位“使者”。
据新华网社区互动部和腾讯网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一百多万网友参与到此次活动中。在这些名称方案中,许多作品富有时代性、民族性、创新性,体现出浓郁的中华文化特征和全球华人对中国航天工程的关注度和爱国心。
“内涵版”:
新华网社区互动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参与征名活动的网友在新华网上留言表示,月球车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骄傲,更是全体华人的骄傲。月球车的名字是祝愿,更是期望,所以名字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对航天事业的希望,于是就有了“中国梦号”、“神州号”、“华夏号”等许多响亮的名字。按照征名活动要求,网友们还为这些名称留下了简短的解读和阐释。
“炎黄使者号”:月球车是为炎黄子孙实现登月梦而踏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告诉世界我们有能力在太空实现突破。
“小前锋号”:月球车体积虽小,却要承担重要任务,堪称前锋,故我叫其“小前锋”,有胆识、有能力!
“‘二一’精神号”:“两弹一星”的精神象征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团结一心,勇于创新。
“战神号”: “战神”是古代神话故事中的英雄人物,用“战神”命名月球车,名字响亮,寓意恰当,含意之深。
“圆梦一号”:现在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此次月球车发射,圆了华夏儿女探索宇宙奥秘的梦想。它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希望在探月工程的道路上一次次“圆梦”。
“仙人号”:嫦娥三号月球车,如仙人登月,祝它安全、顺利完成探月工程的宏伟目标,并不断地创造新的航天奇迹,为全人类谋福祉。
“诗画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直以来,月亮在人们心目中是诗情画意的象征。网友纷纷展开想象,借助古人智慧为月球车征名。
腾讯网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海内外华人参与非常踊跃,在他们收到的名称方案中,一位台湾网友“hermy”为月球车取名“龙爪”。这位网友说,“龙象征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此命名意味着中国人踏上月球的土地,掌握了月球和外太空的未来。”
“鲲鹏号”:“鲲鹏号”取义“扶摇上九天”揽月,并寓意开展航天的决心意志。
“雏凤号”:毛主席曾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词中写道:“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深海探测已由“蛟龙号”实现,作为太空探月的探测器,在名称上应与“蛟龙”遥相呼应,取名为“雏凤”。
“应龙号”:《辞源》说“应龙”是有翅膀的飞入苍天的龙,我国古代传说大禹治水时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所以,“应龙”在我国文化中不仅是有翅膀飞入天空的龙,更是帮助中华民族开创山河开拓道路的龙。
“欣欣向荣号”:陶潜《归去来兮辞》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此名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特征,生动形象,易传播、理解、接受、记忆。
“名人版”:
有网友认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几代中国人的努力,所以月球车的名字也该与人相关,一位网友为月球车命名“钱学森号”,理由是“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元老和奠基者,用其名有缅怀先辈和继往开来的意义,名正言顺。”新华网和腾讯网的相关部门负责人都告诉记者,网友提交的许多名称方案充满了浓厚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气息,让人眼前一亮。
“太公望号”:太公,即姜子牙。一句“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在中华儿女中代代口传,足见其神奇!以“太公望”作为中国第一个探月车的名字,期望他可以“降服各路神仙”,给本次探月活动带来好运。
“霞客号”:徐霞客,探险家,志在四方,不畏艰难。
“迈克尔•杰克逊号”:他的太空舞步也叫月球漫步,月球车也是用于在月球考察的,故而用迈克尔•杰克逊最为直观,且也为中外接受认可。
“搞笑版”:
从模型上看,月球车脚踩六个“风火轮”似的移动装置,大脑袋上有一个定向天线和几个太阳敏感器,两侧为太阳翼,尾巴上很多天线。这一造型以及与月有关的种种故事让网友展开了幽默的联想。
“天蓬元帅号”:天蓬元帅因贪恋嫦娥美貌而被贬入凡间,屡屡希望重返天庭与嫦娥再次相遇,取名为天蓬元帅寓意中国人民热切想再次拜访月球,实行新的里程碑。
“九天QQ号”:九天寓意:九天揽月;QQ寓意:月球和地球就像两个QQ。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聊天。地球随时都可以通过月球车知道和了解月球上的一切状态。
“月饼号”:嫦娥要回月亮这个传说中的家,月饼就算中国人准备的礼物吧。
“后羿号”:后羿和嫦娥应当在月宫聚首,有情人终成眷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