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虚假匿名银行账户年底或被冻结
新京报讯 (记者苏曼丽 金彧)记者昨天从多家银行获悉,近期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已开展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重点核查2007年6月30日之前的账户和非居民身份证开立的银行账户。据了解,目前不同银行对账户采取的措施不同,部分银行将对未核实身份的账户暂停服务。
银行人士建议各位市民,要清理手中的银行账户,对于老账户要及时去银行进行身份核查,以免影响正常使用。
重点清查两类账户
记者昨天获悉,早在2011年底,央行就发布《关于开展全国存量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相关信息真实性核实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大商业银行陆续开始开展账户核实工作,“依法对存款人使用伪造、变造身份证件开立的虚假银行账户、假名银行账户、匿名银行账户进行清理,依法中止为身份不明的存款人提供服务。”并于2013年12月底结束。
根据《意见》要求,主要核查两类账户的个人身份信息。一是原开户证明文件为非居民身份证件;二是2007年6月30日(含)以前开立且之后未进行身份核实的。
北京地区6月底完成70%的账户核查
据北京银行业人士介绍,按照央行营管部的安排,北京地区的银行在今年6月底之前完成70%的账户核查工作,12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具体来说,身份信息的核查方式很简单。个人客户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只需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客户如有证件信息不完整或者个人客户信息变更的情况,也只需要用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证件信息补充或变更。
昨日,记者获悉多家银行已开始着手核实工作。目前不同银行对账户采取的措施不同。
若今年年底之前客户的账户信息未经核实,包括光大、建行等部分银行将对未核实身份的账户暂停服务。中国银行和广发银行则表示暂时不会影响目前的相关业务。另据媒体报道,浦发银行和南京银行的规定则是,未核实身份的账户部分业务不能运作。
此外,昨日民生银行和邮储银行表示,尚未收到相关通知。
据了解,未来将有更多银行陆续开展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身份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工作。银行人士建议各位市民,要及时清理盘点手中的银行账户。
释疑
为何以2007年6月为界?
此次身份核查以2007年6月30日为界。昨日,一位银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2007年之前银行还没有上线“公民身份联网核查系统”,办卡人可以持他人或者伪造的身份证开设个人人民币存款账户。而且,当时还可以批量办卡,即一个人帮助很多人办卡,这会造成虚假账户存在。
资料显示,2000年4月,个人存款账户开始实行实名制。
但直到2007年6月,央行和公安部正式建成启动了“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才正式将实名制落实。
该系统连接了全国17万个银行机构网点。银行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部门规章的规定需要核对相关自然人居民身份证的,可通过该系统核查相关个人的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照片信息,方便快捷地验证客户所出示居民身份证件的真实性。
为何要清理假名匿名账户?
前几年,大量出现的银行卡手机短信作案,几乎都是不法分子诱骗持卡人将资金转移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而这些账户绝大部分都是银行假名、匿名账户。
一位银行人士表示,腐败、金融诈骗往往与假名、匿名账户相联系,系统的启动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这些违法犯罪活动,把企图以虚假身份证开户的不法分子堵截在银行体系之外。
各大银行相关规定
中国银行
自2013年3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对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身份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如果没有及时更新或补充信息,对现有的银行业务没有影响。”
光大银行
要求2007年6月30日(含)以前在该行开户的客户,需在今年6月30日前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前往该行任一营业网点进行确认。如果6月30日之前没有变更、补充并核实的客户,其个人账户将被暂停服务。如需继续开通服务,需要携带个人二代身份证前往支行重新申请开通业务。
建设银行
从2012年11月开始对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借记卡、存折)身份信息真实性进行核实,若发生“未核实”、“疑义”、“信息未通过”、“虚假”等情况时,则会冻结账户,交易被拒绝。
浦发银行
年底之前未经过信息核实的用户,基金、黄金均不能开户,网上的结售汇也会有影响。
南京银行
未经核实的账户,不仅不可以开户,网银和手机银行业务也不可以使用。
广发银行
2012年11月开始系统升级,并对客户信息进行合并。主要针对之前用15位一代身份证办理存款账户业务的、信息不全的、虚假的等几类客户。同时,如果信息不升级,暂时不影响相关业务。
便民贴士
4类合法账户易被“误伤”
此次银行核查个人账户信息主要针对各类虚假、匿名账户,但是市民那些“没怎么动过”的合法个人账户也可能因此被“误伤”。
以下4种情况,市民不妨带上本人开户身份证去银行跑一趟,以免因暂停服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007年6月30日前办理的工资卡。
●2007年6月30日前办理的定存账户。
●2007年6月30日前办理的房贷卡。
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2007年6月30日之前就是用身份证开户的客户,若之后曾经用身份证在银行办理过业务,银行就已经对其进行过身份核查,不会受到此次核查的影响。但如果多次去过银行,但一直未出示过身份证办理业务的,还需要去银行核实一遍。
市民说
“手上银行卡多
一一核实太麻烦”
武汉的陈女士昨日向新京报记者表示,自己的工资卡是工商银行的,早在2005年左右就已经开通了,因为自己将该卡用于工资的储蓄,因此除了偶尔在ATM机上自助取款之外,不曾到柜台开通过网银等其他业务,也就没有使用过身份证件。
得知银行这一新规或将使自己的账户遭遇被冻结的不便,陈女士表示将尽快去银行进行“身份核实”,但她同时表示不解:“办卡的时候也是我自己的身份证办理的,当时也是核实过的,为什么现在又要核实?”
北京市民田女士表示,自己同时持有并使用数家银行的银行卡。“至于哪张卡在07年之后用过身份证,就想不起来了,应该都用过,但也可能有遗漏的。”
另外几位银行卡用户也表达了类似的困扰:2007年至今已有6年,而自己名下的银行卡也不止一张。这6年间,哪张卡用身份证办过业务,哪张卡没有用身份证办过业务,并非都能记清楚。
“这个消息要是真的,那我就只有拿着身份证去每张卡的所属银行都核实一遍了”一位河南郑州市民告诉记者。
新京报记者 张泉薇
背景
两试点地区均查出假账户
2010年3月至12月,央行在湖南株洲市、山西忻州市开展了存量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相关公民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试点。通过组织开展存量个人银行账户身份信息真实性核实试点工作,使各金融机构及时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匿名、假名账户。
据报道,截至2010年底,在试点的株洲市完成核查397.057万户,核实322.966万户,核实率为81.34%。未经核实的约19%的账户里主要有三类:一是账户户主找不到人,有的存款人没有登记身份信息;二是“睡眠”账户,即零余额账户、小余额账户;三是虚假账户、匿名账户。
另一个试点地区——山西忻州全市公民身份信息真实的749.71万户,占全部账户数的79.45%;虚假、匿名的3.41万户,占全部账户数的0.365%;无法核实的190.45万户,占全部账户数的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