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甘谷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聚焦“关键少数”、关键环节、效率效能、纪律作风,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坚持问题导向,开展集中督查,强化监督执纪,保驾护航乡村振兴有力推进。
坚持监督责任“重落实”。切实加大监督工作力度,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各部门单位压实责任,为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纪律保障。一是把乡村振兴领域专项整治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领导分片包抓制度,主要领导亲自抓,确定班子成员专人抓,压紧靠实工作责任,利用以案为镜、警示教育等方式,督促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清醒认识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的重要性,深刻汲取教训,自觉坚守底线、筑牢防线、远离高压线。二是以乡村振兴示范片带、示范点为重点,紧盯“关键人”“关键事”“关键点”,每月从问题台账中筛选一批重点问题、典型问题,单独建账管理,实施精准有效监督,深入推进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三是对乡村振兴领域信访举报、乡村振兴监督信息平台和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反映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分析,筛选确定问题最突出、群众反应最集中的重点民生领域,靶向施治、限期整改,确保查深查透。专项治理普遍存在的“地方病”“行业病”,既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又利剑高悬、严守底线,一体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切实让基层“微腐败”无处藏身。
坚持脱贫成果“大巩固”。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切实把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各项工作扛在肩上,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持续加大“甘肃一键报贫”系统推广使用,做到“一键报贫”系统和帮扶政策家喻户晓。目前全县通过“一键报贫”系统申报236件,已受理236件,办理进度100%。二是坚持把防返贫动态监测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有力抓手,紧盯重点人群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及安全饮水巩固情况和2854户监测对象,坚持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系统监测,建立预警台账,实时跟踪监测,做到底数清、问题清、责任清。三是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监测对象“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对未消除风险的754户监测对象,根据返贫致贫风险点、农户意愿和发展需求,紧盯“三保障”、饮水安全、产业就业等薄弱环节分类施策,精准制定或调整“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切实加大产业、就业、兜底等帮扶力度,有效防范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目前,发放贷款631户3151万元;全面推进“雨露计划”补助资金发放,春季已发4166人624.9万元。
坚持乡村建设“再升级”。聚焦年度目标任务,统筹抓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民增收等重点工作,为乡村振兴增势蓄能。一是依托旱作农业示范、特色产业项目、马铃薯标准化基地建设等,落实衔接资金1693.5万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1.03万亩,完成春播作物57.3万亩;突出“甘味”土特产质效提升,发展“特”“优”农业,持续落实各类产业扶持政策,建成辣椒示范点48个1.32万亩、中药材示范点26个0.99万亩、高山架豆示范点6个1050亩、麒麟西瓜和贝贝南瓜示范点2个。二是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持续打造“渭河沿线、散渡河沿线、清溪河沿线、泾甘路沿线、南后山区”5条乡村建设示范片带,年内计划创建省级示范村5个、市级示范村10个、县级示范村18个,形成美丽乡村主干骨架。三是全面落实省市关于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各项决策部署,加强与天津市东丽区、中车集团对接沟通并开展互访交流,继续实行清单化对接落实机制,组织向结对地区天津市输转劳动力31人、向东部其他地区输转劳动力235人,省内就近就地输转劳动力110人;落实定点帮扶资金400万元,并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方式,持续加大定向采购力度,完成工服采购1万套、价值180万元,帮助销售甘谷农特产品95万元。
坚持线索处置“零容忍”。印发《全县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全县强化政治监督大力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若干措施》,明确整治监督重点任务和内容,确保劲头不松、力度不减。一是紧盯整治重点和任务,围绕对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实行精细化管理、对帮扶资源实行精确化配置、对监测对象实行精准化扶持,运用“室组”联动监督、“室组地”联合办案等制度机制,统筹县乡村三级监督力量,织密监督网络,督改存在问题,有力推动责任任务落实,从严纠治政策执行、责任落实中的作风问题。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8件,处理40人,其中处分19人。二是按照“一县一主题”重点政治监督工作安排,紧盯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制定《全县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专项监督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范围重点、环节步骤和监督保障等措施,开展专项监督,督改存在问题,健全制度机制,督促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修订完善东西部帮扶协作资金使用管理实施办法,严肃查处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盯住衔接补助资金、行业资金、涉农整合资金等,从预算编制、分配拨付、管理使用等环节入手,开展“嵌入式”监督。查处乡村振兴领域问题25件,处理30人,其中处分24人。三是针对扶贫互助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全县扶贫互助资金借款清收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时间安排、治理范围、治理重点、治理方式等环节任务,着力发现和查处在扶贫互助资金发放、使用、清收等过程中的违规问题和虚报、冒领、挪用、侵占、贪污等违纪违法行为。全面开展扶贫互助资金管理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谈话了解、查阅资料、入户走访,多渠道发动自查自纠,梳理问题线索,发现问题35个,已督促整改落实10个;已立案2件、处分2人。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