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关于民生保障工作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遵循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政绩的总基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全县上下以“三抓三促”行动赋能民生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省市县列为民办实事项目,兜牢民生保障网、守住就业防线、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建设幸福、文明、和谐、美丽现代化甘谷增光添彩。
聚焦民生实事,织密兜牢民生保障网。甘谷县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工程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人文关怀、精神关爱、纾困解难等重点任务,对群众做到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一是深入开展救助对象排摸工作。县民政局成立工作专班,深入开展农村低保、特困供养对象排摸工作,对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及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进行全面排查摸底。纳入关爱范围三类对象5573户6032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25户308人、困难重度残疾人4166户4488人、特困人员1100户1149人,新纳农村低保对象926户2911人。二是全面落实救助帮扶政策。对特殊人群定期开展探视走访,及时掌握补助政策落实情况,不断优化困难群体申报救助手续和政策落实服务流程,增强救助资金发放时效。上半年,对城市低保对象1833户4336人、农村低保对象16649户56066人、特困供养人员1239人、残疾人两项补贴对象14461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两项补贴、临时救助等救助资金1.06亿元。三是全面推进结对帮扶关爱工作。全县上下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反复摸排调查、大数据信息比对、逐个核实登记、精细化建立数据台账5个步骤和“九步工作法”开展结对帮扶关爱。目前,省、市、县、乡四级结对干部共5546人,省直部门下派干部67人,市直部门下派795人,县乡干部4653人,已全面完成关爱结对工作。通过面对面交流、手拉手沟通、心贴心共解难题,对困难群众根据不同致困原因和需求“转诊”到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职能部门专项帮扶,提高关爱行动精准度,建立高效衔接的“急诊救助”机制,真正用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赢得群众认可。
聚焦稳岗就业,加强守住就业防线。一是坚持稳规模与拓岗位并举。先后举办2023年“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天津市东丽区东西部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酒泉市瓜州县43家用工企业专场招聘会、白家湾乡劳务输转宣传推介会等活动,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11.7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0.3亿元。持续推动就业帮扶车间转型升级,全县109家就业帮扶车间、乡村就业工厂全部复工复产,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4471人,给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创业贷款优惠政策,共审核创业贷款1900万元。不断加大就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使用,全力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基层就业岗位征集、职业技能培训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确保任务落实按计划有序推进。二是坚持抓统筹与抓整治并进。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总要求,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工作机制,全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城乡居民等各类人群社保覆盖范围,对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实现应参尽参、应保尽保。上半年,全县各类养老保险参保404026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17116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18864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68046人,失业保险参保6029人,工伤保险参保24200人。着力构建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坚持管日常与促专项并重。聚焦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欠薪隐患摸排,按照“标准化工地”要求,对县域内10家在建项目农民工工资专户、实名制管理等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针对拨付工资不及时、劳动合同未上传等问题提出整改建议36条,确保“五项制度”全覆盖,为126名劳动者追讨回劳动报酬216.79万元。
聚焦监测帮扶,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把防返贫动态监测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的有力抓手,紧盯风险排查“源头监测纳入”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排查。一是强化政策指导。制定印发《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专项排查实施方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回头看”实施方案》《2023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为持续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二是畅通申报渠道。持续加大“甘肃一键报贫”系统推广使用,发放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明白纸”等共计20000余份,做到“一键报贫”系统和帮扶政策家喻户晓。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拟纳入监测对象,简化识别程序,及时纳入监测。截至目前,全县通过“一键报贫”系统申报236件,已受理236件,办理进度100%。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坚持“六必访、六必查”,紧盯2854户监测对象和重点人群“两不愁三保障”及收入变化情况,坚持常态化开展走访排查、系统监测、相互反馈、多方审核,将家庭收入低于7200元以下、申办残疾证、申请低保五保、行业部门比对预警情况,纳入核查研判范围,建立预警台账,实时跟踪监测,做到底数清、问题清、责任清。四是突出精准帮扶。制定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监测对象“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对未消除风险的754户监测对象,根据返贫致贫风险点、农户意愿和发展需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产业就业等薄弱环节分类施策,精准制定、动态调整“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切实加大产业、就业、兜底等帮扶力度,有效防范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来源:甘谷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