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来到甘谷县大田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但见风吹谷浪,绵延整个糜谷川口,赤橙黄绿青蓝紫的藜麦将整个川口点缀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甘谷县大田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甘谷县金山镇水家岔村,当地自然条件很适宜发展种植业。因此,当时在天水已经事业有成的席强毅然回乡,在县农业局及金山镇的扶持下,流转土地500多亩,开始了种植谷子、荞麦、藜麦等杂粮的“农业生涯”。
谈及回乡发展杂粮种植的初衷,席强这样对记者说:“现代人追求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从最初的品种改良到现在以杂粮为主的发展模式,我们始终秉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理念,只有这样,既能保证‘舌尖上的健康’,更能保证我们产品的销路。”

有销路、不愁卖,这是广大农民最实在的想法。席强的话,也在采访合作社工人王岁芳的时候得到了印证。“现在,村里有些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不出去了,跟着席强种杂粮花椒,只管种,销路都是席强给大家联系的。今年我家里种了3亩花椒,席强联系省外的客商都已经卖完了,算下来收入两万五。”当然,除了销路不愁之外,像王岁芳这样务农的妇女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以贴补家用。据另一位工人说,自己最多的一天能赚150元,一个月下来,最少也在3000元以上。
近年来,致富不忘家乡人的席强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甘肃省‘五四’奖章”等一系列荣誉,同时该合作社也被评为“2015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甘谷杂粮种植示范基地’”“甘肃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
“现在合作社种植藜麦200多亩,谷子、荞100多亩,药材和花椒近200亩。”席强说,“未来的发展依然要有先进的理念,依靠‘互联网+’,深化商品化、品牌化经营,同时带动村民发展观光农业,从而增收致富,这是我的目标,也是合作社的宗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