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磐安镇十甲坪新农村)
甘谷县在村级经济发展上突出政治引领和激活内生动力相结合,探索推行“三社合一”综合改革运行新模式,在助推精准脱贫,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增加村集体积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探索制约发展难题“新思路”。紧紧围绕甘谷县农村“三社合一”综合改革这一有效载体。组建成立村级农民供销互助合作社,推行“党支部+供销互助合作社+农户”引领带动模式,搭建 “两点三队一园一院”服务平台,向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金互助、农资供应、产品营销和公益事业等服务,解决了群众脱贫致富“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缺市场、缺公共服务”的问题,形成了破解村集体经济增收难的有力抓手。
建强村级党组织“主阵地”。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实际,在党员人数超过50人以上的行政村,依托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扶贫互助协会、自然村等建立党支部,科学规范设置村级党组织。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注重选配能力型班子,从致富能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等人员中共推选出1349人进入村“两委”班子。今年从国开行贷款2000多万元用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一步改善村级办公条件,增强服务能力。

(磐安镇现代农业示范园)
拓宽村集体经济“主渠道”。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按照“山区人均一亩园、川区户均两亩菜、人均收入过万元”的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建成了渭河川道区百里设施蔬菜长廊和南北浅山区两条百里林果带。通过组建扶贫互助协会有效整合扶贫互助资金和争取信贷资金3360万元,注入村级农民供销互助合作社,用于农机具购置和小额贷款发放,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积累薄弱的问题。
增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原动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搭建帮扶平台,按照一个党员联系若干户贫困户的“1+N”帮扶模式,通过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收集市场信息,党员及时组织引导帮扶户调整种植、养殖结构,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采取“供销互助合作社+农民+市场”的发展模式,统一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和农机具租赁,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采取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和生产合作的形式,实现了集约化生产,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六峰镇万亩花椒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