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路上 一个都不能少
——甘谷深入推进双联行动与精准脱贫工作综述
一条条宽阔的水泥路,宛若银蛇起舞,打破了山坡梁峁间昔日的宁静……
路修好了,农产品从山沟里运进了琳琅满目的果蔬交易中心,土地流转的老板也将新年投资的项目投放在这片饱含希望的热土上,曾经闭塞落后的新兴镇孙家坪村,精准脱贫带来的好事喜事一桩桩。
层层传导压力 确保脱贫到人
甘谷坚持靶向精准度、政策精准度、效果精准度和外力精准度“四个精准”要求,举全县之力推进精准脱贫“一号工程”。
立下军立状,撸起袖子干。年初,县委与15个乡镇、37个行业主管部门签订责任书,明确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了“责任到人、任务上肩、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职责体系。
紧盯脱贫任务书,组建成立由县级干部任组长的15个验收工作组和3个督查组,对贫困人口退出验收工作逐村考核、逐户验收,做到群众不签字不认可、民主评议不通过不认可、公示有异议不认可,部门认定不达标不认可。
2016年,全县实现预脱贫68村26477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2.64%下降到8.21%。
全面精准施策 增强发展后劲
按照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计划,努力调整贫困区域种植结构,稳步发展蔬菜、果椒、养殖等扎根性主导产业,着力打造一批扶贫产业品牌。
“我们从破解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难题入手,想方设法争取项目、培育产业,将扶贫的重点放在增强群众造血功能上。”甘谷县扶贫办负责人说。
聚焦贫困落后山区,努力补齐发展短板。
今年以来,全县砂化村组道路650多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涉及群众5.3万,实施易地搬迁1072户,改造农村危旧房1150户;新发展蔬菜1.6万亩,新建果园6.2万亩,畜禽饲养量达到33万头(只);新建幼儿园52所、标准化村卫生室38个、“乡村舞台”163个,贫困村面貌得到彻底改变。
2016年,省、市、县158个帮扶单位深入联系村户,帮助贫困群众分析致贫原因,改善基础设施,谋划致富产业,并扎实开展“大走访、回头看”活动,全年累计投资帮扶资金875.37万元,不断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地生根。
目前,新兴镇孙家坪村蓄水池、古坡乡杨家坪村综合性科技培训中心、古坡乡瓦泉峪村游客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新的一年,群众可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